• 1.03 MB
  • 2022-04-29 13:57:53 发布

有机硅行业部分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优秀分析报告

  • 1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有机硅行业部分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1(一)有机硅产品概况1(二)有机硅产品的用途11.硅烷偶联剂22.硅油23.硅橡胶24.硅树脂3(三)有机硅产品分类31.高温硫化硅橡胶32.室温硫化硅橡胶33.硅油44.硅树脂45.硅烷偶联剂4(四)中国有机硅产品市场情况41.有机硅产品产量情况4表1-1近5年来中国有机硅产品产量情况42.近年来有机硅产品销售收入5表1-2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销售收入情况53.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毛利率情况5表1-3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毛利率情况54.有机硅产品消费构成5图1-1近年来中国有机硅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6(五)有机硅的发展历程61.世界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历程62.中国的有机硅工业发展历程7(五)有机硅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81.农业部门82.电子/电器行业93.纺织工业94.生物医学95.汽车工业96.航空航天工业9(六)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动向及这些公司对中国市场策略101.发展动向102.外国有机硅大公司的策略11(七)有机硅反倾销事件后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对华经营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国内企业的影响11(八)国内外有机硅行业产业链完整度现状的对比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11.产业链112.未来的发展趋势12二、有机硅单体13(一)概述13117 1.有机氯硅烷单体132.有机氯硅烷单体的物化性质14表2-1甲基氯硅烷的性能14表2-2有机氯硅烷单体质量标准15(二)国内外市场情况151.产能和产量152.生产厂家16表2-32006年世界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商及能力16图2-12006年世界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商市场分额173.技术水平17(三)生产现状情况171.生产厂家18表2-4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厂家联系方式182.生产情况18表2-5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情况18表2-6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19(四)新建拟建项目191.新建拟建项目情况19表2-7中国拟建甲基氯硅烷单体项目202.甲基氯硅烷单体未来市场预测21图2-2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及其预测22(五)消费现状、消费构成及预测221.近年来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及分析22表2-82001~2005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表观消费量情况22图2-3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走势232.近年来甲基氯硅烷单体在有机硅产品中的消费情况23表2-9甲基氯硅烷单体在有机硅产品中的消费情况233.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预测23表2-10未来5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需求情况24(六)进出口情况分析241.进出口数据24表2-112002~2006年中国初级形态聚硅氧烷进出口情况24图2-4近5年国内聚硅氧烷净进口量和年增长情况252.进出口分析与预测25表2-122008年和2010年中国聚硅氧烷净进口预测25(七)价格26图2-5近年来中国D4价格变化情况示意图26(八)供求平衡分析与预测271.供求平衡分析27表2-132002-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供求情况分析272.供求平衡预测28(九)结论与建议28三、硅橡胶29(一)硅橡胶概述29117 1.硅橡胶产品分类29表3-1硅橡胶种类292.国外硅橡胶市场情况32表3-2美国各类硅橡胶年消费量33表3-32005年美国主要领域消费各类硅橡胶百分率33表3-4部分年份美国硅橡胶的价格34表3-52005年西欧各类硅橡胶消费量35表3-6西欧消费硅橡胶的主要产品情况35表3-7西欧历年来通用级硅橡胶a的价格36表3-8西欧市场各类硅橡胶平均价格36表3-9日本历年硅橡胶成品总产量和总消费量37表3-10日本硅橡胶主要用途37表3-11日本硅橡胶价格373.中国硅橡胶消费总量384.中国各种硅橡胶市场份额38表3-122006年中国硅橡胶市场份额38图3-12006年中国硅橡胶市场份额39(二)高温硫化硅橡胶391.国内产品供需概述39表3-13近年来HTV增长情况39表3-14近年来RTV增长情况40表3-15近年来硅油增长情况40表3-16近年来硅树脂增长情况41表3-17近年来硅烷偶联剂增长情况412.主要HTV生产企业情况42表3-18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42图3-2近年来中国HTV产能和产量变化情况43表3-192006年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生产情况43表3-20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状况44表3-21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状况45表3-22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状况45表3-23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状况45表3-24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状况46表3-25中国HTV厂家区域分布463.新建拟建项目47表3-26近年来HTV新建、拟建项目474.HTV消费现状、消费构成及市场预测47表3-27近年来中国HTV消费构成48表3-282006年HTV下游产业价值情况49图3-32006年中国HTV下游产值构成49图3-4未来中国HTV需求预测50表3-292007~2011年年均消费增长速度505.按区域分消费量50表3-30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在主要销售地区市场占有率51117 表3-31近年来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产能和产量变化情况51表3-32近年来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销量和销售收入变化情况526.进出口情况52表3-33近5年来中国HTV进出口情况52表3-34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53表3-35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3图3-5近年来中国HTV出口价格示意图547.供求平衡54表3-36近年来中国HTV供需平衡情况54表3-37中国HTV供需平衡预测558.价格情况分析55图3-6近年来中国HTV生胶价格56表3-38中国主要HTV厂家HTV报价569.市场前景分析57表3-392007-2011年HTV每年需求情况57117 有机硅行业部分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一)有机硅产品概况当前“有机硅”在中国十分走红,有机硅工业发展也极为迅速。有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产品的性能十分优异、功能非常独特、用途极为广泛,是高新技术、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军工生产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中国的需求十分旺盛。它在国内外都受到政府、企业、科技界和人们的高度重视。有机硅也称硅酮(silicone),是一类分子链以硅原子与氧原子相结合的键能很高、不易断裂的聚硅氧烷(polysiloxane)。聚硅氧烷的硅原子上的有机基团可以是甲基,也可以是其他烷基、芳基、卤代烃或不饱和基等,故有机硅产品品种繁多,跨国公司都号称有数千个品种(规格)。我国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有机硅产品可以是各种分子量不高、能流动的液态物(单体、油、乳剂);或是各种高分子量的弹性体(胶);也可是支化结构的各种树脂,以及油、胶、树脂的二次制品或改性物,因此有机硅产品是大量的、包含有各种各样基团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产品中产量最大的是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高温硫化硅橡胶(HTV)。117 用途广泛的硅橡胶是从甲基氯硅烷出发制取的。甲基氯硅烷是以硅粉为原料,于少量铜催化剂存在下,在流化床中与氯甲烷反应生成的。甲基氯硅烷中的主馏分二甲基二氯硅烷经过精馏、水解、缩聚生成的中间体——“初级形式环硅氧烷”是有机硅材料最基础的原料。所以规模化生产的甲基氯硅烷是有机硅工业的基础。(二)有机硅产品的用途有机硅产品都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一般都能在180℃高温下长期工作。硅橡胶在250℃下还可较长时间工作,瞬时能耐1000多摄氏度高温。有机硅材料耐低温性能良好,一般在-55℃下仍能工作。有的硅橡胶在-110℃下仍有弹性。有机硅材料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介电性不随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介电常数不随频率升高而增加数值;并且耐电弧、耐电晕、耐漏电;耐臭氧、耐辐射、耐候、难燃,故用途极为广泛。以下按有机硅产品的几个大类,分别简要介绍其一部分主要的用途:1.硅烷偶联剂117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低分子化合物,与硅原子一端相连的是能水解的氯或各种烷氧基,水解后能与无机物相连;另一端有各种能与有机物相作用的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巯基等,故硅烷偶联剂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桥联起来。常用的硅烷偶联剂有近百种。如玻璃钢用的玻璃纤维要就要用含乙烯基的偶联剂处理以提高湿强度。当前风行的“绿色”轮胎就大量使用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用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交联的聚乙烯,其工作温度能比普通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高,适宜制热水管、电缆护套等。2.硅油硅油是含有单一或不同有机基团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粘度。硅油的表面张力低,与水的接触角大,是优质斥水材料。硅油的粘温系数变化小,低温下不会凝固,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航空航天器的陀螺仪油、防冻和耐热润滑油、液压油、仪表油等的基油,还有蒸气压极低的高真空扩散泵油等。有机硅油或其改性制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近年来增长很快。硅油搽在皮肤上不油不腻,感觉滑爽、舒适,可制成各种护肤霜等。3.硅橡胶根据硫化机理,硅橡胶可分成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加成型液体硅橡胶(LSR),具有耐热、耐寒、耐臭氧、耐紫外线、耐原子氧、耐宇宙射线的特性及防水、防震等综合性能。LSR117 液体硅橡胶(也称硅凝胶)是半导体芯片和电子器件优良的灌封和保护材料;透光率高达91%的有机硅凝胶是要求耐高温、耐潮湿、不发黄的飞机三合风档玻璃的中间粘合层。LSR硅橡胶模具胶用于发动机部件的精密铸造。HTV和RTV的产量在有机硅产品中占很大的份额(一般占40%~50%),HTV的用途比RTV广。(1)RTV室温熟化硅橡胶RTV一般是用羟基封端的低分子聚硅氧烷(107胶)、配以催化剂、填料等制成双组分或单组分,使用方便且能在室温下固化的硅橡胶,对玻璃、陶瓷、金属、混凝土等各种材料粘结性良好,被大量应用于全视野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等结构部位的粘结密封,以及家庭的浴室、洗手间等堵漏和嵌缝。RTV硅橡胶为基础的耐烧蚀隔热涂层的热导率小、施工方便,用于火箭的尾喷管及返回式航天运载器免受烧蚀的绝热材料,也是制作宇宙飞行器部件的重要材料。RTV硅橡胶还是各种艺术性的雕花装饰建材的柔性模具。(2)HTV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是高分子量(40万~80万)的聚有机硅氧烷,加入补强填料和其它各种添加剂,硫化,成型交联成橡皮。HTV117 硅橡胶制的高压输变电用复合绝缘子,不仅重量只有瓷质绝缘子的1/5~1/10,方便使用,而且耐污闪性能好,能安全运行于高压输变电电网中。以炭黑等作导电介质的HTV硅橡胶用作按键垫片,大量用于手机和计算机等的键盘上;硅橡胶大量用以制作轴封、垫圈、油封、工业胶辊、减震橡胶、绝缘制品、医用制品等。硅橡胶绝缘的难燃电线、电缆用于军舰、飞机等要求高可靠的场合。硅橡胶具有生理惰性、不凝血、消毒简便等特性,可制作能植入人体的硅橡胶制件和各种能长时间使用的硅橡胶导管、插管,脑积水引流管,腹膜透析管,以及人工心肺机输血泵管等。此外硅橡胶有透气性,对不同气体的透过性不同。氧气透过率在合成聚合物中是最高的,可做富氧膜、气体分离膜。4.硅树脂硅树脂制成的绝缘材料因耐热性和绝缘性能好而属于H级,用它制作的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在短时过热、过负荷情况下不会烧坏。硅树脂能配制耐500℃高温涂料;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树脂涂料耐侯性好,且憎水、抗污,是高级外墙涂料。硅树脂制的硅塑料可117 作飞机发动机用的耐高电压、强电流、耐电弧的微动开关。总之有机硅材料的用途十分广泛,效果十分显著。(三)有机硅产品分类有机硅产品的类别很多,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即:1.高温硫化硅橡胶最常用的有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耐寒的苯基硅橡胶,耐油、耐溶剂的氟硅橡胶和腈硅橡胶,耐辐照的苯撑硅橡胶等。为方便使用常配制成混炼胶提供给用户。2.室温硫化硅橡胶按包装形式有双组分和单组分之分。双组分分为甲基、苯基、腈硅、氟硅、苯撑之分;单组分中分为脱酸型、脱醇型,脱肟型,脱胺型,脱酰胺型,脱酮型等。3.硅油硅油可分为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氨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氯代苯基硅油、氟硅油、腈硅油、长链烷烃硅油、扩散泵油和改性硅油等。117 有一类用量很大的属于硅油的加工制品,即硅油乳剂,如织物处理剂即为一例。4.硅树脂硅树脂按组成分可分为甲基硅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等;按形态分有溶剂型的、无溶剂的。硅树脂也有做成涂料、模塑粉和改性的。5.硅烷偶联剂按官能团分类,硅烷偶联剂主要有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四)中国有机硅产品市场情况1.有机硅产品产量情况中国有机硅产品中,硅橡胶产量最大,2006年硅橡胶产量约32万吨,占全部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的84.2%;其次是硅油,其产量为2.5万吨,占7.8%;硅树脂,产量0.9万吨,占2.4%;硅烷偶联剂,产量2.6万吨,约7.6%。近5年有机硅产品(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的产量情况表1-1,117 表1-1近5年来中国有机硅产品产量情况单位:万t产品类别20022003200420052006硅橡胶1621242632硅油(折纯)1.61.85222.5硅树脂0.50.550.60.70.9硅烷偶联剂1.31.61.82.22.6合计19.42528.430.938注:1.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表中数据为有机硅单体下游产品的产量。2.近年来有机硅产品销售收入2006年中国有机硅市场总产值达到了110亿元,硅橡胶是有机硅行业中产值最大的领域,占总产值的63.6%,具体情况见表1-2。117 表1-2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销售收入情况单位:亿元产品类别20022003200420052006高温硫化硅橡胶1520253035室温硫化硅橡胶2027303235硅油1517182125硅树脂2.62.8345硅烷偶联剂356810合计55.671.88295110注:数据来自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3.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毛利率情况有机硅产品的毛利率近年来都逐步下降,见表1-3。117 表1-3近5年有机硅产品的毛利率情况单位:%产品类别20022003200420052006硅橡胶2523201510硅油2523201813硅树脂4038352520硅烷偶联剂3026221815注:数据来自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4.有机硅产品消费构成硅橡胶是中国有机硅产品中最大的消费产品,2002年硅橡胶占全部有机硅产品的68%,此后逐年上升,到2006年达到了75%;而硅油虽然逐年比例在下降,但考虑到逐年中国有机硅消费量在增加的情况,硅油的消费量每年仍在增长,只是在增长速度上要少于其他产品。消费构成示意图见图1-1。117 图1-1近年来中国有机硅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五)有机硅的发展历程1.世界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历程(1)初创阶段有机硅化合物早在1863年就出现了。19世纪中叶曾有英国化学家Kipping做过不少研究工作。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前苏联、德国的化学家相继研发有机硅化合物。美国康宁(Corning)玻璃公司的Hyde在1937年用格氏法合成出有实用价值的有机硅树脂,为有机硅化合物的开发揭开了新的一页。(2)工业性生产阶段117 1941年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Rochow开创性地发明了用硅与卤烃在铜的催化下直接合成有机卤硅烷的方法;德国Müller也同时研究此直接合成反应。此直接法可大量生产用途最广的甲基氯硅烷,为提供二甲基二氯硅烷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为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道康宁公司开发出有实用价值的有机硅树脂的康宁玻璃公司于1943年与道化学公司合资成立道康宁公司(DowCorningCorp)。该公司先用格氏法合成有机硅单体,生产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和硅树脂、硅油等产品。后来该公司也用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流化床工艺生产甲基氯硅烷。此后该公司一路领先,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有机硅生产公司。有机硅材料从上世纪40年代初在美国和前苏联问世以来,经过60多年的研究开发,国外有年产数十万吨单体的大公司5家,有机硅已发展成为一大门类工业性产品。2.中国的有机硅工业发展历程(1)初创阶段117 1951年中国的北京化学工业试验所开始研究有机硅。但甲基氯硅烷的开发是在该所搬迁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后开始的。经过自主开发,1957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建成了甲基氯硅烷中试装置,用搅拌床以氯甲烷、硅粉为原料,氯化亚铜为催化剂合成甲基氯硅烷,可一次获得数十千克的甲基氯硅烷单体。该院用此单体和其他中间体探索合成出多种有机硅材料。(2)工业性生产阶段沈阳化工研究院有机硅专题搬迁到北京化工研究院后,与上海树脂厂在1971年合作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合成甲基氯硅烷的直径为400mm的流化床,为中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之后,国内有多台规模更大的流化床投入生产,使全国甲基氯硅烷的产能从数百吨级扩到数千吨级。“七五”期间,国家投资在江西星火化工厂动工兴建1套万吨级有机硅工业性试验装置。到1994年打通了工艺流程,1998年单体产量达到设计能力。以后星火厂不断扩大规模:2万吨、5万吨,“七改十”后达到10万吨规模。吉化公司电石厂在1985年建成投产的甲基氯硅烷流化床基础上,不断改造、更新,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新安化工集团公司是在1984年引进技术,利用农药副产氯甲烷作原料生产甲基氯硅烷。后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合作,陆续增建流化床,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近10万吨。117 (3)甲基氯硅烷的产量和工艺水平大大提高1997年由于星火化工厂、吉化公司电石厂、新安化工集团和北京化工二厂(因搬迁于2004年停产)共同努力,全国甲基氯硅烷总产量突破了万吨大关。进入新世纪后,各厂不断地完善工艺、扩建和增建装置,总产量于2003年突破了10万吨;2006年实际产量超过20万吨。与此同时,衡量甲基氯硅烷生产水平的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都在85%左右。说明中国人开始掌握了合成反应的内在规律,具备自我增加单体产量的能力。(4)遭遇倾销进入新世纪,正当中国的有机硅工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时刻,几大有机硅跨国公司不愿意看到中国有机硅工业的成长和发展,于是他们联手合作,运用走私和低价倾销等手段与中国企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2002年和2003年使正常发展中的中国有机硅工业陷入了困境。(5)反倾销使中国有机硅工业转危为安117 在中国星火化工厂等三家受害企业的申诉下,国家商务部于2004年开始了反倾销申诉的立案调查,于2005年完成了终裁,并公告从2006年1月16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进口的“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征收13%~22%不等的反倾销税。这一有力的反倾销措施不仅使中国几乎濒临破产的有机硅生产企业起死回生,而且还促进了一些搁置的扩建、新建项目的上马。(6)到“十一五”期末的产能“十一五”末的产能,比较落实的有:星火化工厂总产能20万吨;新安江20万吨(含新安与迈图的装置);吉化未有扩产的报道。民营企业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梅兰集团都称有俄罗斯技术的3万吨/年的项目;浙江合盛6万吨。此外,山东、天津、浙江、河北、重庆、四川、山西等地都有建厂的信息。还有,蓝星收购罗地亚有机硅业务后将在天津建厂,届时,全国甲基氯硅烷的产能不少于60万吨。(7)隐忧国家发改委2006年3月批准的外商独资、40万吨单体规模、全能性的张家港基地的建设,无疑会对我国有机硅工业产生影响。(五)有机硅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117 有机硅因其有独特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所有的领域。现仅举在以下一些领域的部分应用,足以看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1.农业部门具有生物活性的某些“西拉川”是许多种农作物的高效生长促进剂,能促进棉花、蔬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发芽和增产;有机硅农药助剂的湿润剂用量少,但可使养分或农药与叶面的接触比常规表面活性剂增加25倍;它还能使内吸性制剂很快进入叶面的气孔,如对甜菜的试研中,可使进入叶面的微量营养素增加43%。2.电子/电器行业有机硅凝胶是电子工业用太阳能电池和电路板高可靠的封装材料。有机硅绝缘的电机能耐瞬时高温和过荷,适用于牵引、窑炉前和潜艇中使用。硅橡胶绝缘电缆、电线长期承受150~200℃高温。当硅橡胶绝缘体在燃烧分解时可生成的二氧化硅,仍起绝缘作用,保持工作能力。目前用硅橡胶绝缘的电力电缆、船舶电缆、加热电缆、点火电缆以及原子能装置用电缆可明显增加电力配置设备的负载,不仅功率提高,最主要的是可靠性大大提高。117 3.纺织工业有机硅有优异的疏水性、不粘性而大量用作高档织物处理剂,可提高各类纤维和织物的柔软性、防水性、弹性、耐折皱、抗静电和挺括、滑爽性,是提高织物档次的不可缺少的材料。4.生物医学硅橡胶有生理惰性,不致癌、不致突变、不致畸,可作植入人体的心脏瓣膜。硅橡胶插管可避免因经常更换而引起病人痛苦,对支撑病人的生命有很大作用。此外,心脏起搏器包封料、治青光眼用的硅管、治视网膜脱落置换用的硅油、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等对恢复人体正常功能都有重大作用。5.汽车工业大量用于汽车汽缸的就地密封硅油在四轮驱动(4D)的轿车中作为液力偶合装置中的粘性流体。RTV单组分硅橡胶能制作就地成型汽缸垫,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石棉或紫铜片,还可降低密封面的加工光洁度,节省汽缸加工费用。6.航空航天工业117 硅橡胶已大量用作飞机和宇宙飞船内的各种胶管、密封垫圈和垫片、缓冲防震层、热空气导管、开关护套、氧气面罩、起动喷气发动机用的软管、散热片的减震、副翼机械传动装置的方向接头防护套、制动装置的皮碗、各种管箍的垫片、防火隔板、仪器仪表的软管和缓冲垫等。现代高速飞行器的大部分外露系统,如座舱、炸弹舱、起落架舱和航空摄影舱的舱孔密封件都是用硅橡胶制作的。据报道,一架波音707客机需要使用500千克硅橡胶,一架XB-70用的硅橡胶还要多。供宇航员呼吸用的高压氧气设备中的密封件、活门、胶管等均大量采用耐氧化的硅橡胶。军舰、飞机等要求高可靠的场合都使用难燃的、硅橡胶绝缘的电线、电缆。硅橡胶是返回式运载器不可缺少的耐烧蚀涂层。在-110℃下仍有弹性的耐寒硅橡胶是制作登月靴的材料。此外,有自愈合、自修补能力的有机硅为基础的复合材料能耐受空间环境中的原子氧,能大大延长卫星的生命周期。在石油、冶金、机械、皮革、建筑、纸张、塑料、食品以及文物保护等部门,有机硅材料也起着其他合成材料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六)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动向及这些公司对中国市场策略1.发展动向117 今将几大外国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动向分述如下:(1)法国罗地亚(Rhodia)位居世界第五的罗地亚,近年来发展动静不大。该公司早就有将有机硅业务剥离的想法。于2006年10月为中国蓝星所收购。(2)日本信越(Shin-Etsu)该公司早已不发展单体甲基氯硅烷的生产,明确转向附加值高的精细化产品和特种产品等下游产品开发。(3)德国瓦克(Wacker)该公司雄心勃勃,世纪之初在欧洲银行和德国政府支持下,其Nünchritz工厂扩建工程于2006年四季度完成,增加了硅氧烷的产能。该公司除了与道康宁合作在中国张家港新建大规模的上下游产品和白炭黑工厂外,最近又在东欧地区建设工厂。(4)美国GE有机硅该公司于2004年在得克萨斯扩大烷偶联剂NXT的产量,不久又收购了奥斯佳。但没过多久,于2006年9月将其整个有机硅业务出售给阿波罗公司,后者又交给117 迈图继续经营所有原来的业务。前不久,迈图与新安集团签约合资,建设甲基氯硅烷生产装置。(5)美国道康宁道康宁一直想保持其世界有机硅霸主地位,前不久收购了日本的尤尼卡,填补了其产品系列的缺项。2005年1月宣布与瓦克合资在中国张家港建第三个世界级有机硅基地,在中国打造完整的硅产业链。同年4月宣布与大金合作,开发、销售氟硅橡胶。2.外国有机硅大公司的策略他们共同策略是瞄准中国市场、实现原料化学级硅在中国生产“本土化”,打造完整的硅产品产业链、全盘控制中国市场。前几年这些公司早已陆续在中国布下很多生产硅橡胶、密封胶、氨基硅油、硅油乳剂、树脂、特种材料、个人护理品、模具胶等等的生产工厂;和以建筑、纺织、纸张加工、油气、个人护理、汽车维护、发电和电子领域为对象的技术应用中心,实现原料硅和硅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本土化”,而且规模都不小,如GE有机硅在剥离前就要在南通建一个产量达2万吨的工厂。目前,外商在我国生产高耗能的化学级硅,再生产甲基氯硅烷的策略已基本完成,接着他们再用相对先进的单体和下游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优惠的税收等与国内企业进行“正当”的“竞争”,达到他们主导中国市场的最终目标。117 (七)有机硅反倾销事件后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对华经营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在2004年国家商务部受理申诉,开始立案、调查、初裁和终裁过程的同时,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也随即有所转变:一是规避反倾销;二是加速实现“本土化”。规避反倾销的具体表现是他们用走私产品和“副牌”、“过期货”、“等外品”(off-spec.)等名义,低价销售其产品和利用我国税则号区分不够细致的漏洞规避反倾销。反倾销促进了他们“本土化”的步伐。2005年初道康宁宣布与瓦克合资在张家港建基地就是他们的实际行动;接着,迈图于2007年与中国新安集团合资建设10万吨级甲基氯硅烷装置也是具体表现。他们大力发展从硅开始的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显然具有成本优势。再加上他们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优势,势必会对国内企业构成威胁。(八)国内外有机硅行业产业链完整度现状的对比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产业链综观世界有机硅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大致有如下几种:117 (1)产业链之一:一般工艺化学级硅与氯甲烷在流化床中反应生成甲基氯硅烷(混合物),然后进行精馏,将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得到水解物DMC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等。将D4或DMC生产硅橡胶或硅油等产品。回收水解时放出的氯化氢与甲醇反应合成氯甲烷用于合成甲基氯硅烷。(2)产业链之二:联产气相白炭黑上述甲基氯硅烷(混合物)中除了主馏分二甲基二氯硅烷外,还有三官能度的一甲基三氯硅烷等,由于其用途不如二甲基二氯硅烷大,因此将多余的一甲基三氯硅烷烧成气相白炭黑,并回收副产的氯化氢用于氯甲烷生产。(3)产业链之三:联产多晶硅、单晶硅与气相白炭黑即用流化床专门生产甲基氯硅烷的同时,另有流化床生产三氯氢硅,将三氯氢硅提纯还原制多晶硅、单晶硅。副产的氯化氢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时生成的氯化氢一起用于生产氯甲烷。美国道康宁、德国瓦克和日本信越公司除生产有机硅产品外都有多晶硅和单晶硅产品。美国GE有机硅和法国罗地亚两家没有听说与多晶硅联产。117 中国的星火化工厂与美国卡博特合资联产气相白炭黑;新安和吉化与广州吉必时合作联产气相白炭黑,新建的厂还没有听说有联产白炭黑的。今后有相当规模的中国有机硅厂如果对一甲基三氯硅烷不能找到好用途时,应该考虑联产气相白炭黑,以降低成本。此外,跨国有机硅公司除了有完整的生产链外,还有健全的销售机构和售后技术服务机构。值得效仿。另外,中国的有机硅工厂在下游产品的研发方面投入相对较少,所以品种也相对较少、特别是有独创性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应该将研发创新加到产业链中。2.未来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向附加值高的精细化产品和特种产品等下游产品进军,如电子工业用的有机硅材料等。117 二、有机硅单体(一)概述已知的有机硅单体有数千种。用于生产各种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产品的单体各不相同,如生产各种硅烷偶联剂需要以三烷氧基硅烷(或三氯氢硅)为基本原料;生产硅树脂要有一甲基三氯硅烷、一苯基三氯硅烷等;生产硅油、硅橡胶时则由于它们都是线形直链高分子,所以要使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由于有机硅产品有各种形态,如液态、弹性体和固态的;这些有机硅产品还带有各种特定的有机官能团,所以生产有机硅产品时涉及到的有机硅单体的种类很多,如含乙烯基、γ-三氟丙基以及氨基、甲基丙酰氧基等。有机硅单体已经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有硅烷偶联剂的基础原料三烷氧基硅烷(或三氯氢硅);若干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如γ-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等;生产硅树脂的苯基氯硅烷,以及氯苯基甲基二氯硅烷及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等。但最大规模生产的是甲基氯硅烷,这是因为国内外有机硅产品中需求量最大的是硅橡胶,所以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需求量特别大,也就是对甲基氯硅烷的需求量特别大,现在全世界甲基氯硅烷的总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117 1.有机氯硅烷单体本文中所称的有机氯硅烷单体是指甲基氯硅烷。甲基氯硅烷的通式是(CH3)nSiCl(4-n),是以化学级硅粉为原料,在铜催化剂存在下,于流化床内与氯甲烷反应生成的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氢二氯硅烷等同系物及少量其他化合物。一甲基三氯硅烷是三官能单体,可以作为合成硅树脂的原料之一,但需求量有限,一般将多余的烧制成气相白炭黑;三甲基氯硅烷是单官能单体,是硅油等的封端基,在医药工业合成反应中作基团保护用;甲基氢二氯硅烷可利用其硅上的氢合成含其他基团的有机硅单体,如含乙烯基、γ-三氟丙基的氯硅烷等,用处很大;二甲基二氯硅烷是制造硅油、硅橡胶的原料,在直接法流化床合成的甲基氯硅烷中含量达85%。将经过高效精密精馏得到的二甲基二氯硅烷纯品与水反应得水解物(DMC),水解物中有线形和环状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将水解物进一步精馏得到各种环体,环体中主要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还有部分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等。一般生产硅油和室温硫化硅橡胶可以直接用DMC作原料,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则要用纯净的D4为原料。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有DMC和D4,中国海关将上述的DMC和D4等统称为:“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税则号有:29310000;38249090和39100000。117 2.有机氯硅烷单体的物化性质有机氯硅烷单体没有国家标准,只有企业用于控制产品质量的内部控制技术指标。甲基氯硅烷中主要馏分(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的性质见表2-1。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甲基氯硅烷质量标准见表2-2。表2-1甲基氯硅烷的性能指标内容中文名称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 英文名称MethyltrichlorosilaneDimethyldichlorosilaneTrimethylchlorosilane 分子式CH3SiCl3(CH3)2SiCl2(CH3)3SiCl沸点,℃66.570.557.6117 熔点,℃-90<-86-40相对密度1.281.070.85CAS75-79-675-78-5 75-77-4 物化性能无色液体,具有刺鼻恶臭,易潮解。溶于苯、醚。熔点-90℃,相对密度1.28,闪点-9℃产品为无色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溶于苯、乙醚。熔点<-86℃,相对密度1.07,闪点-16℃产品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苯、甲醇。熔点-40℃,相对密度0.85,闪点-28℃安全数据LC50:2740mg/m3,4小时(大鼠吸入)爆炸上限%(V/V):20.0爆炸下限%(V/V):7.6危险货物编号32186 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3.4危险货物编号32186 危险货物编号32186 用途用于制备硅树脂等用作硅油的封头剂等117 用于制硅油、硅橡胶及织物整理剂安全描述该品有毒,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当遇水后发生激烈的水解反应,放出氯化氢,对人体有害。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117 表2-2有机氯硅烷单体质量标准项目产品名称一甲基三氯硅烷M1二甲基二氯硅烷M2三甲基一氯硅烷M3技术指标一甲含量:≥99%二甲含量:≤0.5%二甲含量:≥99.9%三甲含量:≥98%性能用途极易水解并放出氯化氢气体,有强腐蚀性。用于合成有机硅中间体和聚合物,表面处理剂等极易水解并放出氯化氢气体,有腐蚀性。用于合成有机硅中间体和聚合物用于合成有机硅中间体和聚合物,是重要的甲硅烷基化剂,在医药等有机合成中保护活性基团包装储运53加仑铁桶包装。注意防雨淋和日光爆晒,贮于通风干燥处。按危险品贮运。注:此表为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117 (二)国内外市场情况有机硅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品,是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2006年世界有机硅单体消费量超过200万吨。1.产能和产量2004年世界聚硅氧烷产能约为113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量约203万吨,2005年聚硅氧烷产能超过130万吨/年,单体产量达到225万吨;到2006年世界有机硅单体总产能约270万吨/年,总产量240万吨,而消费量和产量基本持平。2.生产厂家世界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道康宁、迈图(原GE有机硅)、瓦克、信越、罗地亚(已出售给蓝星)等五大有机硅生产商占据世界聚硅氧烷总产量的80%以上。道康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商,拥有7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蓝星集团并购罗地亚有机硅业务后,蓝星集团整体拥有32万吨/年的产能,成为世界第三大有机硅单体生产商。世界有机硅单体主要生产厂家见表2-3。117 表2-32006年世界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商及能力单位:万t/a生产商产能新增产能备注道康宁70迈图432006年9月GE宣布出售包括有机硅和石英业务的GE高新材料集团给阿波罗投资公司信越,日本25明确不再发展硅氧烷单体的生产,并将主要精力转向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开发瓦克,德国24罗地亚,法国222006年10月中国蓝星集团收购罗地亚有机硅公司星新材料,中国10102007年末投产117 新安股份,中国10102007年末投产道康宁和瓦克20(张家港一期)2010年投产合计20440注:1.星新材料属于中国蓝星集团的江西星火材料有限公司;2.表中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图2-1列出了2006年世界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商市场分额(按产能计)。117 图2-12006年世界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商市场分额3.技术水平从全球看,道康宁、迈图公司和瓦克是有机硅行业的第一梯队,无论生产技术还是规模和新产品开发都处于世界最前沿;日本信越和罗地亚是有机硅行业的第二梯队,在技术和产品品种上不如第一梯队;而中国有机硅生产企业与他们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中国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目前有:星新材料、新安股份、吉林化工和新进入此行业的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梅兰集团和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合成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粗硅烷中二甲基二氯硅烷含量偏低,国外二甲选择性在90%以上,国内新安股份和星新材料约为85%;②流化床连续运行时间短,国外约45天,国内平均约30天;③能耗、物耗偏高;④粗硅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利用率偏低。(三)生产现状情况中国有机硅产品的研制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是发展最早的化工新材料品种之一。60年代有机硅产品开始工业化生产,当时主要应用范围仅局限于为军工配套。1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到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和医药医疗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1997年中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产量历史性地超过1万吨;2000年超过10万吨;2006年24万吨。单体工艺技术、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1.生产厂家截止到2007年6月底,中国共有6家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企业,见表2-4。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有机硅单体最大生产商,均拥有10万吨/年的单体生产线,目前两家公司都在建设新的10万吨/年单体装置;江苏梅兰公司采用俄罗斯技术在2006年建成2.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在2007年3月份建成一期6万吨/年单体装置;正处于试车阶段的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新进入有机硅单体行业的企业,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高温硅橡胶生产企业,在2006年为配合自己的硅橡胶产品而建成了3万吨/年的有机硅材料装置,该装置的投产把公司有机硅的下游和上游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表2-4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厂家联系方式117 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市新安江镇3116000571-647151050571-64715109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3303190792-3170004-2686梅兰集团江苏省泰州市江洲南路2号2253000523-6552276吉化公司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郑州路11号1320210432-3983374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扬中市明珠广场2122000511-8223400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嘉兴乍浦工业区0573-55890362.生产情况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对有机硅产品需求十分旺盛,甲基氯硅烷产量增加很快,从2000年的4.6万吨增到2006年的24万吨,2000~117 2006年均增长31.7%。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情况见表2-5,近年来生产情况见表2-6。表2-5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情况单位:t/a,t公司名称产能产量备注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9正在再建10万t/a装置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10正在再建10万t/a装置吉化公司6.85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2006年建成梅兰集团2.5-2006年建成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6-2007年3月建成合计38.324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117 表2-6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单位:t/a,t年份产能产量200074.6200110.55.6200213920031311.52004181520052119200632.324注:1.北京化工二厂因要迁出北京,2004年停止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本表没有统计;2.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117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甲基氯硅烷单体装置运行正常,满负荷运行,但新上装置如梅兰集团和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处于磨合期,未正常生产。当前国内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量的46%左右,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公司高温硅橡胶企业配套上的3万吨/年有机硅材料装置,将大大减少进口硅氧烷对公司运营的影响,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到2008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总装置能力可达到81.3万吨/年,未来5年中国内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四)新建拟建项目1.新建拟建项目情况 中国有机硅市场的快速成长吸引产业转移,过去几年的中国有机硅需求增长达到25%,有机硅材料具有对人体无毒害同时耐腐蚀、耐老化等优异性能,除了主要的电子产品和建筑等领域,目前在健康卫生和家庭用品等领域的应用仍在不断拓宽,预计未来几年的需求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由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拥有廉价的金属硅资源。国际有机硅巨头纷纷瞄准中国市场。道康宁和瓦克在张家港合资的40万吨有机硅项目;蓝星集团也收购了法国罗地亚的有机硅事业部,在天津建设20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迈图公司已经和浙江新安合作。117 2006年及2007年中国新增了多套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如浙江嘉兴乍浦工业区的浙江合盛化工有机硅项目一期6万吨/年于2007年3月份建成投产;衢州氟硅工业园区的浙江集美项目一期也是6万吨/年,2007年有望投产;绍兴袍江工业区的中成有机硅项目一期2万吨/年,计划2007年投产;还有新安化工和迈图合资的1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投产。此外,还有江苏的梅兰、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山东的金岭、东岳项目,山西的三佳项目,蓝星天津项目以及北方公司的泸州项目等。国外有机硅巨头对中国市场同样看好,道康宁和瓦克在张家港投建40万吨/年甲基氯硅烷项目已经启动。见表2-7。表2-7中国拟建甲基氯硅烷单体项目公司名称地址拟建装置能力,t/a拟采用的工艺项目进度预计动工和投产时间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德市10万引进迈图集团*有机硅生产技术正在建设2008年中期投产117 蓝星(天津)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市大港区20万自己技术处于计划阶段预计2010年投产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33031910自主研发设备调适阶段预计2007年下半年投产平顶山煤业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省开封市6万国内技术处于工程设计阶段建设周期2007年到2008年绍兴中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袍江工业区启圣路2万联合浙江大学自主研发施工阶段,预计2007年底投产浙江集美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衢州市6万-施工阶段,预计2007年投产117 山东东岳化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6万采用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和西安华陆工程总公司技术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12月一期可建成山东金岭集团山东省东营市6万-正处于编制可研阶段-山西三佳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市三佳乡0320026万-进行初步设计2007年2月完成设计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罗汉镇长通港社区3万-处于可研阶段预计2007年9月开工建设,到2008年建成张家港40-开始动工117 道康宁和瓦克预计2010年投产合计115注:原美国GE公司高新材料集团,2006年12月整体转让给美国阿波罗投资公司现交给图迈集团经营。2.甲基氯硅烷单体未来市场预测规模大的甲基氯硅烷装置建设期一般在1年半以上,规划中的外资(合资)项目因吨位大,建设期更长,调试时间也必须考虑,因此外资项目投产不会早于2008年,很有可能推迟至2010年之后。假如表2-9中拟在建项目均能按期投产,2008年之前中国的甲基氯硅烷单体产能就将达到81.3万吨/年,2010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总产能将达到153.3万吨/年(包括道康宁张家港装置)。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约51.6万吨,按照需求年均增长20%计算,到2008年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为74万吨,国内单体装置能力基本满足;到2011年中国对甲基氯硅烷单体需求量约120万吨,而总装置能力达153.3万吨/年,远高于国内消费量。见图2-2。因此,加大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是国内甲基氯硅烷单体必由之路。117 图2-2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及其预测(五)消费现状、消费构成及预测1.近年来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及分析近几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逐年攀升,2001年国内有机硅单体消费量17.4万吨,到2006年消费量达到51.6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9.9%。见表2-8。表2-82001~2005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t,%年份表观消费量增长速度200117.4-117 200223.635.6200329.725.8200439.633.3200544.512.4200651.315.3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005年,国内消费量增速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33.31%下降到2005年的12.4%,降幅为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2005年中国对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口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有机硅中间体)进行了反倾销立案调查,使得国内有机硅中间体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过高的中间体价格使得下游加工厂的成本压力大增,需求疲软,走势图见图2-3。117 图2-3近年来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走势预计2006~2010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20%,到2010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需求量可达到100万吨。2.近年来甲基氯硅烷单体在有机硅产品中的消费情况中国有机硅产品中,硅橡胶是产量最大的产品,甲基氯硅烷单体在硅橡胶中的消费量也最大,2006年约消费43万吨,具体情况见表2-9。表2-9甲基氯硅烷单体在有机硅产品中的消费情况单位:万t117 产品类别20022003200420052006硅橡胶2024323743硅油1.72.43.43.94.3硅树脂0.50.60.80.81硅烷偶联剂1.422.42.83合计23.629.739.644.551.3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3.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预测2000~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年均增长31.3%,受反倾销的影响,到2006年后降到15.3%,随着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供应的增加,2008年前中国新上装置产能的释放,预计到2008年中国甲基氯硅烷消费将达到73万吨,2006~2008年均增长19%;之后到2011年,蓝星天津、道康宁和瓦克项目的投产,大量的甲基氯硅烷单体和中间体供应市场,中国甲基氯硅烷消费量将达到120万吨。2007~2011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年均增长14.5%,到2010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消费量可达到100万吨。未来5年中国117 甲基氯硅烷消费情况(预测)见表2-10。表2-10未来5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需求情况单位:万t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消费量617388105120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六)进出口情况分析1.进出口数据近年来中国有机硅单体产量逐年增加,但仍赶不上国内市场需求量,如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24万吨,而市场需求量达到51.6万吨,缺口达27.6万吨,不足部分需要进口来补足。中国有机硅单体以初级形状聚硅氧烷进口,其在海关的税则号为29310000、38249090和39100000。2007年进口税率为6.5%。2006年中国对进口初级形状聚硅氧烷征收反倾销税,涉及进口范围占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的95%以上。日本通用电气东芝有机硅有限公司反倾销税率14%,德国瓦克、日本信越和美国GE有机硅公司22%117 ,世界最大的有机硅公司道康宁(美国和英国子公司)反倾销税13%。其中道康宁、GE有机硅和信越约占国内聚硅氧烷进口量的80%。表2-11中列出了2002-2006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初级形态聚硅氧烷)进出口情况。表2-112002~2006年中国初级形态聚硅氧烷进出口情况单位:万t,%年份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年增长率20028.170.887.2927.5200310.171.079.124.8200414.382.0812.335.1200515.472.7012.773.8200616.883.0713.818.1注:数据来自中国海关。近年来国内聚硅氧烷净进口量和年增长情况见示意图2-4。117 图2-4近5年国内聚硅氧烷净进口量和年增长情况2.进出口分析与预测从表17中看出,中国进口聚硅氧烷逐年在增加,2002年净进口量为7.29万吨,到2006年增加到13.81万吨,2002~2006年净进口量年均增长13.6%。2004年之前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大增,严重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2005年中国对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口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有机硅中间体)实施反倾销,受此影响2005年进口的聚硅氧烷增幅大大减少。预计在2008年前在国内有机硅单体新建装置完全开工之前,净进口量仍将不断增加,之后到2010年天津蓝星和道康宁/瓦克在张家港的有机硅单体建设投产之后,进口量将大大减少,见表2-12。表2-122008年和2010年中国聚硅氧烷净进口预测117 单位:万t,%年份净进口量年增长率2008166.620108-0.2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七)价格有机硅单体多是多组分混合物,要用高效精馏塔才能将各组分分开,市场上较少将含氯的氯硅烷单体单独作为成品出售。现以有机硅中市场上最重要的中间体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价格情况说明整个有机硅单体价格变化。2002年中国D4价格在21000元/吨,到2006年价格为29500元/吨以上。近年来D4价格情况见示意图2-5。117 图2-5近年来中国D4价格变化情况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近年来中国D4价格剧烈变化,在经历了一个圆弧形底部后,2004年开始反弹。其主要原因在:(1)供需矛盾是价格上涨基础2003年10月以来,国外有机硅生产企业因市场需求旺盛已连续提高产品价格。2005年9月,瓦克宣布将其有机硅脱模剂价格提高3%~5%;同年10月,罗地亚宣布以相同幅度提高其有机硅脱模剂价格;2006年1月,瓦克再次宣布提高其有机硅密封剂价格8%。(2)国外巨头对华策略转变在国内行业发展之初,国外巨头通过降低价格来打压国内企业,欲垄断市场。但随着新安股份、星新材料为首的国内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国外有机硅巨头对华策略已由单纯走私、倾销等竞争转变为117 从原料硅到硅产品的生产全盘“本土化”,以新的形式进行竞争,其策略的改变对国内市场潜在的影响将会很大。(3)原材料价格攀升2002年以来,有机硅上游主要生产原料金属硅、甲醇、盐酸(液氯)等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扬,涨幅均在50%~150%之间,导致有机硅产品成本抬升、价格上涨。(4)反倾销刺激国内价格上涨2004年7月16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口聚硅氧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市场价格上涨明显。2005年二季度后价格开始稳定在高位。2005年9月反倾销初裁结果出台,聚硅氧烷价格开始震荡走高。2006年1月16日,商务部做出二甲基环体硅氧烷(聚硅氧烷)反倾销终裁,对涉案公司征收13%~22%的反倾销税,涉及范围包括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的95%以上,按产能简单加权后反倾销税率幅度为14%,扣除增值税影响后则为11%。反倾销税的征收抬高了进口货源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由于目前国内有机硅进口依存度高达60%,因此市场价格上扬难以避免。117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有机硅价格总体处于高位,虽然吉化集团报价自2006年底以来有所回调,但星新材料的江西星火聚硅氧烷中间体报价基本在3万元/吨的水平,预计2007年国内有机硅聚硅氧烷中间体价格将在2.6万~3万元/吨的高位。(八)供求平衡分析与预测1.供求平衡分析2002年中国国内甲基氯硅烷单体表观消费量为23.6万吨,但产能仅9万吨,自给率38.2%;随着中国国内甲基氯硅烷单体产能的逐渐增加,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增加到2006年的24万吨,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初级形态硅氧烷进口量从2002年的16.34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33.76万吨。2005年中国对进口的初级形态硅氧烷征收反倾销税,在一定程度抑制了进口量的大量增加,但在净进口量上仍不断增多。2002~2006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供求情况分析见表2-13。表2-132002-2006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供求情况分析单位:万t,%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产量与表观消费量比)117 2002916.341.7623.638.2200311.520.342.1429.738.720041528.764.1639.637.920051930.945.444.542.720062433.766.1451.646.5注:1.表中所列进口量和出口量均系将进口的初级形态硅氧烷量乘以2折合为甲基氯硅烷单体量;2.表中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供求平衡预测从自给率上看,2002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自给率为38.2%;2006年自给率上升到46.5%,国内市场需求仍主要依靠进口产品。随着中国新建的甲基氯硅烷单体项目的投产,预计自给率将进一步上升。从中期看,在2008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总装置能力可达到81.3万吨/年,以中国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20%计算,2008年中国甲基氯硅烷117 单体表观消费量约74万吨,总装置能力和需求量基本一致,考虑到新装置的投产运行需求一段时间,2008年前后仍将需要进口初级形态硅氧烷,但将逐年减少;从长期来看,到2010年,天津蓝星20万吨/年和张家港45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项目全部投产,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将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有可能大量对外出口。(九)结论与建议中国有机硅行业一直为满足国家急需的有机硅产品努力奋斗。开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旺盛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特别在国家商务部采取反倾销措施以后,发展更加迅速。如果目前在建和拟建的中资项目全部建成,甲基氯硅烷的数量将会激增;但要清醒地看到美国道康宁和瓦克张家港基地的建成,将会出现市场饱和及产能过剩的情况。为此建议大型的中国有机硅企业的甲基氯硅烷的生产,目前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务必要确保产品的质量。由于甲基氯硅烷的合成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要下功夫完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同时要独自或与下游工厂合作向下游产品延伸,开发出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建立起有完整产品链的全能工厂,增强竞争能力。为数较多的中、小型的甲基氯硅烷生产厂,尽管规模较小,但是灵活性比较大。要在完善单体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的同时,选择和经常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下游产品,形成从单体到下游产品直至市场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有生命力的。117 三、硅橡胶(一)硅橡胶概述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憎水、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等特点,在国防军工、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中国,它是有机硅产品中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产品。1.硅橡胶产品分类硅橡胶可分为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和液体硅橡胶三大类。见表3-1。表3-1硅橡胶种类种类产品用途高温硫化硅橡胶(HTV)二甲基硅橡胶按键电子电器灌封电器绝缘部件阻燃117 电线电缆密封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腈硅橡胶苯基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单组分(脱醇、醋酸、酰胺、丙酮型等)涂料散热片屏蔽垫片模具胶双组分(脱醇、氢水、羟胺型)液体硅橡胶(LSR)单组分、双组分加成型模具胶、垫片(1)高温硫化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是有机硅产品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分子量一般为40万~80万)。它有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和氟硅橡胶等种类,其中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是HTV中最主要的品种。一般要用过氧化物高温下硫化,俗称高温胶。117 1)二甲基硅橡胶二甲基硅橡胶是投入商业化生产最早的一类硅橡胶,可在-60~200℃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弹性,耐老化性能好,但由于二甲基硅橡胶硫化活性低,用于制造厚制品时,硫化困难,内层易起泡且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大,目前已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取代。2)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由于硅橡胶大分子结构中引入少量乙烯基可大大改善硅橡胶的硫化加工性能在国内外硅橡胶的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它除具有二甲基硅橡胶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可在-60~260℃范围内保持良好弹性,它比二甲基硅橡胶容易硫化,具有较小的压缩永久变形,较好的耐溶剂的膨胀性和耐高压蒸汽的稳定性以及优良的耐寒性等,而且又因为采用活性较低的过氧化物进行硫化,从而减少了硫化时产生气泡及橡胶稳定性差的弱点。故一般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可制备较厚的制品。117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种高性能和特殊用途的硅橡胶,大都是以乙烯基硅橡胶为基础胶,例如高强度硅橡胶、低压缩永久变形硅橡胶、不需后硫化硅橡胶、耐热导电硅橡胶和医用硅橡胶等。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航空工业上,广泛用作垫圈、密封材料及易碎、防震部件的保护层;在电气工业中可作电子元件等高级绝缘材料,耐高温电位器的动态密封圈,地下长途通信装备的密封圈;在医学上,由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对人体的生理反应小、无毒,故用作外科整形、人造心脏瓣膜等。3)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是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链中引入甲基苯基硅氧链节或二苯基硅氧链节而得的产品。在聚硅氧烷的侧基上引入苯基,由于破坏了二甲基硅氧烷结构的规整性,大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温度,扩大了该聚合物材料的低温应用范围。因此,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除了具有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有的压缩永久变形小、使用温度范围宽、抗氧化、耐候、防震、防潮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外,还具有卓越的耐低温、耐烧蚀和耐辐照等性能。这些性能随分子链中苯基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苯基含量(苯基与硅原子之比)在5%~10%时称低苯基硅橡胶,它具有独特的耐寒性能,在-70~-100℃仍能保持橡胶的弹性,是所有橡胶中低温性能最好的一种。苯基含量20%~40%时称中苯基硅橡,它具有卓越的耐燃特性,一旦着火可以自熄。苯基含量在40%~50%时称高苯基硅橡胶,它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能。一般说来,随着苯基含量的增加,硅橡胶分子链的刚性逐渐增大,硅橡胶的耐低温性能逐渐下降,但随着苯基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硫化胶的耐燃性和耐辐照性。117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是宇航工业、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重要材料之一,可供制做各种模压和挤出制品用作航空工业的耐寒橡胶和用于耐烧蚀、耐热老化或耐辐射部位的密封圈、垫、管材和棒材等。4)氟硅橡胶氟硅橡胶是指含有γ-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链节的硅橡胶。氟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化学物质、耐溶剂和耐润滑油性能,此种硅橡胶在极性溶剂中的膨胀率小,耐寒性及热稳定性好,抗着火性也好,故在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行、石油化工中用作与燃料油和润滑油接触胶管、垫片、密封圈、燃料箱村里等,也可用于制造耐腐蚀的衣服、手套以及涂料、粘合剂等。5)腈硅橡胶由于聚合物分子侧链中含有β-腈乙基或γ-腈丙基强极性基团,大大增加了分子链间作用力,提高了耐油、耐溶剂性能。同时,由于引入一定量的腈烷基,破坏了聚合物结构的规整性,也大大改善了耐寒性。腈烷基的类型及其含量,对性能影响很大,如含有7.5克分子%γ-腈丙基的硅橡胶,低温性能与低苯基硅橡胶相似(玻璃化温度为-114.5℃),耐油性比苯基硅橡胶好。随γ-腈丙基含量增加至33克分子%~50克分子%,耐寒性降低,耐油性改善。用β-腈乙基代替γ-腈丙基能提高腈硅橡胶的耐热性,可耐250℃热空气老化。117 腈硅橡胶的主要优点是耐油和耐溶剂的性能优异,可在-60~180℃的范围内保持弹性,因此,可做成耐油橡胶制品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上;也可作为高性能飞行器的环境密封剂及油箱密封剂,在-54℃至200℃以上能保持密封。腈硅橡胶可用普通设备进行加工。6)苯撑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优良的耐辐射性能,其耐辐射性能为通用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10~15倍,为高苯基硅橡胶的5~10倍,因此,可用于宇航工业、原子能工业和核反应堆等作为耐高能辐射的电缆、护套、垫圈以及热收缩管等。(2)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室温硫化硅橡胶一般包括有: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1胶)是含有遇湿气能水解的乙酰氧基、肟基等基团的低分子聚硅氧烷。是硅橡胶中主要产品之一。通常由基础聚合物、交联剂、催化剂、填料及添加剂等配制而成。产品包装在密封软管中,使用时挤出,接触空气后能自行硫化成弹性体,使用极为方便。硫化胶能在-60~200℃117 温度范围长期使用,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对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良好的粘接性。大量用于建筑物接缝密封,幕墙以及高层建筑等新型建筑形式的粘接密封等,也用于公路及机场跑道接缝密封。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2胶)是以低分子端羟基聚硅氧烷(107胶)与其他活性物质之间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缩合反应为特征,于室温下即可交联成为弹性体的硅橡胶,使用上没有RTV-1胶方便,但其组分比例富于变化,一个品种可以得到多种规格性能的硫化制品,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建筑、纺织、化工、轻工、印刷等行业作绝缘、封装、嵌缝、密封、防潮、抗震及制作辊筒的材料。此外,由于RTV-2具有优异的脱模性,因而作为软模材料大量用于文物、工艺品、玩具、电子电器、机械零件等的复制和与制造。在医疗卫生行业,主要用做各种假体、印模材料等。(3)液体硅橡胶(LSR)液体硅橡胶是指一个组分为端乙烯基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和另一个端基为氢的低分子聚硅氧烷组分于铂催化下在略高于室温的温度下能起加成反应成为高分子的弹性体。一般可以将两个组分用注射成型方法(称为反应注射成型、RIM)生产制品,因为反应速度快,能大批量生产效率极高。117 主要用作各种电子元器件及电气设备的涂覆,包封材料绝缘、防潮、防震;作为半导体器件的表面保护材料;也可作为密封填隙料及弹性粘接剂等。2006年中国LSR消费量在2万吨,主要用于模具胶和垫片等。2.国外硅橡胶市场情况由于硅橡胶用途广泛,使其消费量不断提高。2005年,按100%聚硅氧烷计,北美硅橡胶消费量是17.0万吨;南美和中美是1.2万吨;欧洲是16.1万吨;中东和非洲消费了1.6万吨;日本的硅橡胶消费量是3.3万吨。(1)美国情况1)美国硅橡胶消费现状和预测美国硅橡胶消费量逐年增加。2006年美国硅橡胶消费量为15.6万吨,金额约为12亿美元。1991年至1998年年平均消费增长率大约为5%;1998年至2002年大约为3%;2002年至2006年稍微高于3%。预计,至2010年的年平均消费增长率为3%左右,由于液体硅橡胶开辟了新市场,特别是在生活消费品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某些领域取代了热固化硅橡胶,将导致其年平均消费增长率继续高于该平均值。美国2000~2006年硅橡胶年消费量在13.3万~15.6万吨。各类硅橡胶美国市场消费情况详见表3-2。117 表3-2美国各类硅橡胶年消费量单位:万t年代RTVHTVLSR和氟硅橡胶合计20028.603.911.2513.7620059.594.241.3615.19201011.124.921.6517.69注:1.上表的数据包括出口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用于合成橡胶所消费的硅氧烷;2.数据来自chemicalEconomicHandbook(简称CEH)。建筑是RTV硅橡胶的最大市场。与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和聚硫化物相比,RTV硅橡胶密封剂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最好,还能提供优良的弹性、电特性和粘合效果。RTV硅橡胶最大的用途仍将是密封剂。虽然,2006年消费增长率受到建设减速的影响,但是,预计至2010年其年平均消费量仍将以3%的速度增长。由于汽车发动机室温度高、部件的117 可靠性要求提高,导致RTV硅橡胶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增加。但是HTV仍在汽车制造方面独领风骚。汽车生产消费的HTV最多。1996年至2000年,美国国内汽车生产量急剧增加,并且对零部件的性能和延长寿命的要求提高,导致硅橡胶用量大大增加。HTV还用作电线和电缆的护套材料。由于LSR的加工精确度好,所以在高压绝缘方面正逐渐取代HTV。另外,LSR还在按键制造方面与HTV竞争。2005年美国各类硅橡胶在主要领域的消费情况详见下表3-3。表3-32005年美国主要领域消费各类硅橡胶百分率单位:%消费领域RTVHTV和LSR建筑819交通346电气/电子323医疗卫生极少15生活消费品/工业/器具137117 合计100%100%注:数据来自CEH。2)美国硅橡胶价格状况硅橡胶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是波动的,2002和2005年美国各类硅橡胶的价格详见表3-4。表3-4部分年份美国硅橡胶的价格单位:美元/kg年代室温硫化(RTV硅-1)密封剂热固化硅橡胶(HTV)液体硅橡胶(LSR)20023.30-3.85a5.50-6.05a9.90-12.1020053.90-4.50a6.50-7.10a11.65-14.20注:1.a是中间价格范围;2.数据来自CEH。2005年氟硅橡胶平均价格约为9.40$/千克。117 (2)中美和南美的情况2005年中美和南美消费有机硅2.2万~2.3万吨,其中硅橡胶(热固化)消费量占总量的18%,约0.4万吨左右。(3)西欧的情况1)西欧硅橡胶消费现状和预测至2010年,预计硅橡胶市场增长最快的是医用领域,然后是纺织涂料。通用密封剂仍是硅橡胶最大的市场,2005年西欧硅橡胶消费量是13.6万吨,其中大约65%用于通用密封剂,其连续增长速率将超过GDP。西欧硅橡胶2000~2006的消费量为12.1万~13.8万吨,预计2010年的消费量为15.7万吨。无论产量还是产值,RTV-1都是西欧市场最重要的一类硅橡胶。其中,80%~90%的RTV-1用于建筑物通用密封胶,其他用途包括汽车和密封。由于价格优势和使用方便,预计今后RTV-1仍一如既往地重要。2005年,西欧HTV硅橡胶消费量占硅橡胶总量的28%。由于HTV硅橡胶在主要应用领域(汽车、高温软管和垫片、电气和医用)的用量增加,所以预计2005~2010年,HTV体系的消费量增长高于RTV-1,同时,来自LSR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117 就全球而言,液体硅橡胶(LSR)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西欧市场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LSR的新用途在工业领域不断出现,在某些领域正逐步取代HTV,所以在不远的将来其增长速率会超过其他各类硅橡胶。由于使用复杂(需要混合-分散设备)和价格较高,RTV-2在西欧的消费量最少,主要用于生产柔性模具,由于在建筑、汽车和航空业的用量在增加,未来其消费增长率很快会超过RTV-1。2005年,西欧各类硅橡胶的消费量和主要消费硅橡胶的产品详情分见表3-5和表3-6。表3-52005年西欧各类硅橡胶消费量单位:万t,%硅橡胶种类消费量所占比例2005~2010年均增长率RTV-1硅橡胶7.6562HTV硅橡胶3.8282~3液体硅橡胶(LSR)1.501110RTV-2硅橡胶0.762~3117 合计13.6100%2~3注:数据来CEH。表3-6西欧消费硅橡胶的主要产品情况单位:万t年份2002200520062010聚硅氧烷密封剂7.88.38.59.4汽车1.21.51.51.8电气配件1.01.21.21.4医用/保健0.50.60.60.8家用电气0.40.50.50.6生活消费品0.40.50.50.5纺织涂料0.30.40.40.5模塑制品0.20.30.30.3其他0.30.30.30.3117 合计12.113.613.815.7注:数据来自CEH。预计今后西欧硅橡胶总的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9%,至2010年达到15.7万吨。2)西欧硅橡胶价格状况2001年西欧工商业不景气,加之有机硅产能过量从而导致硅橡胶价格下降,2004-2005年间价格重又变得稳定。详表3-7和表3-8。表3-7西欧历年来通用级硅橡胶a的价格单位:美元/kg年代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价格6.9~165.3~135.2~126.2~146.5~167.5~197.4~19注:1.a:不包括通用密封剂(RTV-1),只包括HTV、LSR和RTV-2;2.数据来自CEH。117 表3-8西欧市场各类硅橡胶平均价格单位:欧元/kg产品1995年12月1999年12月2002年12月2005年12月RTV-13.5~5.02.5~4.51.50~2.82.5~4.0RTV-27.5~12.510.0~17.59.0~16.09.5~17HTV4.0~7.53.5~7.03.5~7.03.8~9.0LSR7.5~12.56.0~12.56.0~12.56.0~12.5注:数据来自CEH。(4)中欧和东欧的情况2005年,中欧和东欧生产的聚硅氧烷约1万吨,消费量3.5万吨。其中,消费聚硅氧烷最多的是硅橡胶和密封剂,为2.5万吨,占消费总量的71.4%。(5)日本的情况117 1)日本硅橡胶生产消费现状和预测2005年,日本有机硅产品的总产量按成品计是26.83万吨,其中硅橡胶是13.01万吨,硅橡胶的产量占有机硅产品总产量的49%;按100%硅氧烷计,有机硅的总产量是16.33万吨,硅橡胶是6.51万吨。硅橡胶的产量在下降。历年日本硅橡胶的产量和消费量详见表3-9。表3-9日本历年硅橡胶成品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单位:万t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总产量14.2313.4213.6813.2313.0813.01总消费量6.986.816.766.706.626.61注:数据来自CEH。117 日本国内硅橡胶消费量也在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基地由日本迁往了其他亚洲国家。估计1998年用于复合制品的硅橡胶达7.1万吨,而2005年下降到6.6万吨。消费下降主要是由于电气/电子业迁往亚洲其他国家导致需求减少而造成的。日本硅橡胶主要用途详见下表3-10。表3-10日本硅橡胶主要用途单位:万t,%年份20022005占总量比例(2005)电气/电子1.201.1017建筑2.702.5037汽车零部件0.800.9114其他2.002.1032合计6.766.61100注:数据来自CEH。2)日本硅橡胶价格状况2005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日本有机硅的价格上升。而且,因为产品系列多而导致日本硅橡胶价格范围很宽,如下表3-11所示。117 表3-11日本硅橡胶价格单位:美元/kg年份199820022005HTV6.11-13.756.40-14.407.27-16.36RTV6.34-32.846.40-32.007.27-36.36注:数据来自CEH。3.中国硅橡胶消费总量有机硅在中国的应用已很广泛,数量和品种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2006年中国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消费量达到了34万吨。其中高温硫化硅橡胶消费量为13万吨,占硅橡胶总消费量的38%。(1)HTV中国的HTV主要用于按键胶、电线电缆和汽车等领域,其中按键胶消耗一半以上的HTV,2006年中国HTV消费量为13万吨,按键胶就消费7万吨。(2)RTV117 RTV主要应用于粘接密封剂、灌封材料和模具,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应用于建筑及装饰市场的密封剂产品(俗称“玻璃胶”),主要用于如玻璃幕墙以及高层建筑等新型建筑形式的粘接密封要求。除了建筑用密封胶以外,RTV还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站、电子、机械、汽车等行业的密封材料,用于电子元器件灌封的有机硅灌封材料,用作软的有机硅模具胶等。近年来,中国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需求强劲,主要因为是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2006年中国室温硫化硅橡胶消费量约19万吨。(3)LSR2006年中国LSR消费量2万吨,主要用于模具胶和垫片等领域。4.中国各种硅橡胶市场份额2006年中国硅橡胶总消费量为34万吨,其中HTV消费量占全国硅橡胶总消费量的38%;RTV占62%。其具体市场份额见表3-12。表3-122006年中国硅橡胶市场份额单位:万t,%117 种类应用领域消费量市场份额RTV建筑密封胶1338.3涂料12.9模具胶38.9其他25.9HTV按键720.5电子电器灌封25.9电线电缆12.9密封胶0.51.5其他2.57.3LSR模具胶等25.8合计34100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117 图3-12006年中国硅橡胶市场份额(二)高温硫化硅橡胶1.国内产品供需概述(1)HTVHTV是有机硅材料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耐气候老化性、电性能、透气性、生理惰性等,近10年获得了很大发展。1995年,中国拥有9000吨/年的HTV生产能力,当年生产硅橡胶生胶5000吨,混炼胶7000吨;此后HTV的生产能力以超过30%的年均速度增长,截至到2006年底,中国HTV总生产能力为17万吨/年,产量12万吨。1995-2006年间国内产能年均增长38.6%,产量年均增长37.1%。2002年和2006年中国HTV增长情况见表3-13。117 表3-13近年来HTV增长情况单位:万t/a,万t,%种类200220062002~2006年均增长率产能61723.2产量51219.1表观消费量61318.5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RTV与HTV类似,RTV同样发展较快,2002年中国RTV产能13万吨/年,产量10万吨,到2006年产能24万吨/年,产量20万吨,消费量为21万吨。RTV主要生产厂家有广州新展、广州白云、杭州之江、成都硅宝等。表3-14近年来RTV增长情况117 单位:万t/a,万t,%种类200220062002~2006年均增长率产能132412.1产量102014.9表观消费量102116.0注:1.此处RTV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中均包含LSR。2.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3)硅油2005年世界上硅油产量占有机硅产量的40%,其中美国更是高达60%以上,中国硅油与世界发展水平相差很远,在有机硅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少,2006年产量仅占全世界有机硅总产量的7.8%。2006年中国硅油总产能为3.5万吨/年,产量2.5万吨,消费量约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7%、25%和20%。近5年来硅油情况见表3-15。117 表3-15近年来硅油增长情况单位:万t/a,万t,%种类200220062002~2006年均增长率产能1.73.516产量1.42.512表观消费量1.5320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4)硅树脂中国硅树脂在世界有机硅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2004年中国硅树脂总消费量约0.65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4.4%。2002年中国硅树脂产能约5000吨/年,产量为3000吨。到2006年中国硅树脂总产能达到2万吨/年,产量为0.9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25%和28.6%;消费量从2005年的0.8万吨增加到1万吨,增长25%。与2002年相比,2002~2006年产能年均增长32%,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4.6%,消费量增长率为20%。117 表3-16近年来硅树脂增长情况单位:万t/a,万t,%种类200220062002~2006年均增长率产能0.5232产量0.30.924.6表观消费量0.4120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5)硅烷偶联剂国内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有20~30家,主要有南京曙光集团、应城市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武大有机硅等企业,厂家分布在江苏、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区。2002年中国硅烷偶联剂产能为2万吨/年,产量为1.4万吨,消费量约1.2万吨;到2006年总产能4.8万吨/年,实际产量约2.6万吨,消费量2万吨,见表3-17。117 表3-17近年来硅烷偶联剂增长情况单位:万t/a,万t,%种类200220062002~2006年均增长率产能24.819.2产量1.42.613.2表观消费量1.2210.8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主要HTV生产企业情况(1)主要生产企业国内HTV主要生产厂家有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和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这两年一些新的企业也加入到HTV行业中,如南京永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见表3-18。表3-18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117 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陡岗街/211805025-58233256/58231211025-58231301/58231483/58231211www.djsilicone.com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工业六路兴华工业大厦七幢A、B座一楼/5180670755-26672778-333/26891744/26812742/26827121/26691165/2668469913342989062www.tinyo.com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扬中市2122000511-8223400东莞南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塘厦镇田心园工业区5237160769-87911536/87910497117 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龙岗区阪田石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区5181290755-8895497溧阳市利达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溧阳市埭头   工业园区2133110519-8303188/8306818镇江环太硅胶有限公司江苏扬中市油坊镇长旺工业集中区2122160511-8525223南京永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镇025-58272088义乌市理康特种橡胶有限公0579-5617981,5617998/5617998www.ywlikang.com117 浙江省义乌市青口东苑2路/322023浙江富士特集团江山市富士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江电路19号/3241020570-4221399,4221391/4221393深圳鑫和森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区莲塘港莲路5号包深公司大院内/5180040755-82330588/25735977www.szgoldhope.com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市松江工业区东兴路21号201600021-57743399/37740088 深圳市固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公明镇红星村第四工业区5181320755-25309471,27169779www.china-coca.com117 (2)生产情况近年来中国HTV发展较快,其每年的产能和产量情况见图3-2。图3-2近年来中国HTV产能和产量变化情况表3-19中列出了2006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产能和产量情况。表3-192006年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生产情况单位:t/a,t公司名称产能产量117 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3.02.5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81.82006年混炼胶产能1.8万吨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0.80.4南京永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0.40.2溧阳市利达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0.40.2镇江环太硅胶有限公司0.50.2东莞南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0.30.2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0.50.3义乌市理康特种橡胶有限公0.10.08浙江富士特集团江山市富士特化工有限公司0.40.2深圳鑫和森化工有限公司0.20.15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0.50.2深圳市固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0.30.1合计10.29.226.53117 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国内著名的HTV生产厂家主要为东爵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爵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属于香港新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南京和上海两个生产基地,南京的曾与道康宁合资,2007年1月1日又分家,现道康宁全资拥有东爵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改称凌道公司;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则由新能源化工集团单独运作。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高温硫化硅橡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2006年3万吨/年有机硅材料装置投产后,已在有机硅方面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公司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有机硅橡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公司拥有2万吨/年的硅橡胶生胶生产能力,目前正准备向混炼胶领域发展。除以上三家公司外,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也是中国主要HTV厂家。HTV行业主要企业的产能、销量、营业收入、利润、毛利率情况见表3-20到3-24。117 表3-20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状况单位:万t/a,万t,万元,%年份200420052006产能2.833产量2.22.42.5营业收入407755619451225.5利润25173350563毛利率9.77.94.3注:1.毛利率=(销售(经营)收入-销售(经营)成本)/销售(经营)收入;2.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表3-21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状况单位:万t/a,万t,万元,%年份200420052006117 产能21.82.81.82.81.8产量1.851.62.5请保持一致1.8营业收入3523755618.562975.2利润2827.94952.56634.3毛利率15.5517.4319.57注: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表3-22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状况单位:万t/a,万t,万元,%年份200420052006产能222产量1.21.61.7营业收入1699924237834.2276475.2利润17295932849.446808.2毛利率23.528.630.3117 注:1.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硅橡胶为HTV生胶;2.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表3-23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状况单位:万t/a,万t,万元,%年份200420052006产能0.80.80.8产量0.40.450.5营业收入6522.4867410699.6利润32.7-41.40毛利率7.96.66.5注: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表3-24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状况单位:万t/a,万t,万元,%年份200420052006117 产能0.30.30.3产量0.20.30.2营业收入13627.719840.216813利润1529.43264.4-334.4毛利率25.725.58.2注: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3)生产区域分布从生产上看,国内HTV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规模较大的HTV企业,如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都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中国HTV40%的产能,珠江三角洲地区约占有50%,其他地区约10%。表3-25中国HTV厂家区域分布区域HTV主要生产厂家117 珠江三角洲深圳鑫和森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固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义乌市理康特种橡胶有限公东莞南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浙江富士特集团江山市富士特化工有限公司东莞新东方化工有限公司长江三角洲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溧阳市利达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永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镇江环太硅胶有限公司117 注: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3.新建拟建项目近年来HTV新建、拟建项目见表3-26。表3-26近年来HTV新建、拟建项目公司名称地址拟建装置能力,t/a拟采用的工艺项目进度预计动工和投产时间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公司自主研发正在建设2007底年投产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自贡晨光科技园区10000自主研发计划-星新材料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区3303073000---117 蚌埠市招商局蚌埠市行政办公中心233040 5000-招商-漳州市中川电子有限公司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世坂工业园1500引进江苏溧阳利达技术--道康宁和瓦克张家港-公司本身技术建设中2009年注: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4.HTV消费现状、消费构成及市场预测(1)HTV消费现状中国的HTV主要用于导电按键、绝缘子,避雷器、电线电缆、汽车等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对HTV的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高温硫化硅橡胶消费量约11万吨,到2006年总消费量约13万吨,同比增长18.2%。1)按键117 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比较低廉,因此需消耗较多劳动力的模压产品如按键等目前大都在中国生产。2002年时消费量约3万吨;2006年按键领域约消耗高温硫化硅橡胶7万吨,占中国全部HTV总消费量的53.8%,2002~2006年年均消费量增长18.5%,预计2006~2010年仍将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2)电子电器用绝缘子、避雷器等硅橡胶绝缘子,避雷器是代替瓷、避雷器的第三代产品,可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使用,2006年消费2万吨,这一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预计到2010年电器行业硅橡胶绝缘子,避雷器等产品可消费HTV4万吨。3)密封胶用硅橡胶制作的汽车用密封胶在中国的用量达数万吨,其中HTV约5000吨,而且随着汽车档次的提高,硅橡胶的用量还会大幅度增加,到2010年密封胶可消费高温硫化硅橡胶1万吨。4)其他在民用方面,用HTV117 制造的哺乳瓶的奶嘴、热水瓶塞、高压锅垫圈以及食品自动售货机的软管等已大量使用,一些生胶和混炼胶已出口到国外,如晨光院的奶嘴用混炼胶在多年前就出口到伊朗,标志着中国硅橡胶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在现代医学领域,硅橡胶已获得十分广泛又重要的用途如用于制造硅橡胶防噪音耳塞、硅橡胶胎头吸引器、鼓膜修补片等,功效都十分理想。这些领域中HTV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006年约消费2.5万吨,估计到2011年消费量可以达到6.2万吨。此外,硅橡胶在电力电缆、核电站、船舶等的控制电缆、电子机器的内部配线,电动机、彩电等的引出线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2)近5年中国HTV消费构成近年来中国HTV具体消费构成见表3-27。表3-27近年来中国HTV消费构成单位:万t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按键355.667电子电器绝缘11.21.41.62117 密封胶0.10.20.30.40.5电线电缆0.50.50.60.81其他1.41.82.12.22.5合计68.7101113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3)HTV消费产值状况国内普通的混炼胶如按键用价格在2.4万~3.0万元/吨;电线电缆用HTV多为进口产品,价格略高,在3万元/吨以上;特殊用HTV如绝缘、阻燃用价格更高,在4万元/吨,甚者有的到9万元/吨。2006年HTV下游产业产值情况见表3-28。表3-282006年HTV下游产业价值情况单位:万t,万元/t,亿元分类消费量平均单价消费金额按键72.517.5117 电子电器绝缘23.36.6电线电缆13.23.2其他32.567.7合计132.735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图3-32006年中国HTV下游产值构成(4)消费预测按键作为中国HTV主要消费领域,在2006~117 2011年发展速度将会放缓,而绝缘、阻燃等材料将会有更大发展,其需求量年均预计增长20%。未来5年中国HTV消费预测见示意图3-4。图3-4未来中国HTV需求预测表3-292007~2011年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单位:%年份2006年消费量2011年需求量2006~2011年均消费增长速度按键712.312电子电器绝缘2415117 电线电缆1215密封胶0.512015其他2.56.220合计1325.51414.4.5怎么计算出来的?和前面的“消费现状”部分的细分行业未来需求预测一致吗?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5.按区域分消费量(1)HTV生产企业销售区域及市场占有率中国HTV主要消费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HTV生产企业销售主要围绕这两地区展开。2006年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消费HTV约4.5万吨,占中国全部消费量的34.6%;珠江三角洲地区消费HTV约7万吨,占全部消费量的53.8%。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在主要消费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见表3-30。表3-30中国主要HTV生产企业在主要销售地区市场占有率117 单位:%公司名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1035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120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105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83其他5137合计100100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硅橡胶主要为生胶,表3-32中不计其市场情况。117 (2)HTV主要生产企业产销变化情况2006年中国HTV总产能17万吨/年,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主要HTV生产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近年来都不断下降,见表3-31。表3-31近年来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产能和产量变化情况单位:%公司名称产能比例变化产量比例变化200420052006200420052006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23.321.417.6252420.8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6.62016.522.52420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714.211.81516106.75.74.754.54.2117 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2.52.11.82.531.7注:1.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TV为生胶产量,其余公司均为混炼胶;2.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表3-32近年来中国主要HTV生产厂家销量和销售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公司名称销量比例变化销售收入比例变化200420052006200420052006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2826262218.617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424252018.718151611141210117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6662.62.52.8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5432.521.4注:1.统计表中销售收入变化情况为整个公司营业收入变化情况;2.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中HTV为生胶产量,其余公司均为混炼胶;3.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6.进出口情况(1)总体情况HTV在中国没有单独的进出口税则号,该产品的进出口包含在税则号为3910000(初级形态的聚硅氧烷)中,据了解,2006年中国进口HTV约3万吨,出口2万吨。国内HTV进出口情况见表3-33。表3-33近5年来中国HTV进出口情况单位:万t117 年份进口出口20021-20031.50.520042120052.51.5200632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近两年来中国HTV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20%左右,而同期出口也较多,这与中国HTV的质量和规格有很大关系,国内生产HTV由于规格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如电线电缆用HTV多为进口产品。(2)主要出口企业分析国内HTV主要出口企业为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出口量在千吨以上。117 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以及溧阳市利达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等也有少量出口,年出口量在1000吨以下。表3-34和3-35中列出了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出口数据。表3-34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单位:t,万美元年份出口量金额2002--2003--2004225522005160055120062520762注:表中数据为来自中国海关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自身出口,不包括通过其他公司出口的数量。表3-35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7 单位:t,万美元年份出口量金额20021700850200328001200200435001500200560002200200670002600注: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镇江和东莞新东方两个生产基地,其中东莞新东方出口量更大些,数据来自宏达公司。(3)HTV进出口价格2004年以前中国HTV主要出口商为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也开始出口,近5年来的HTV进出口价格见图3-5。117 图3-5近年来中国HTV出口价格示意图7.供求平衡(1)供需平衡分析近年来中国HTV市场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小规模生产企业,中国HTV产量增长很快,从2002年的5万吨增加到2006年12万吨。但不少小企业生产的HTV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冲击了HTV市场,国内HTV仍需要进口高质量的产品。2006年中国HTV消费量达到了13万吨,与2002年相比翻了一倍还多,市场供需平衡情况见表3-36。表3-36近年来中国HTV供需平衡情况单位:万t,%117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0251-683.3200371.50.5887.52004821988.82005102.51.51190.9200612321392.3注:1.自给率=产量/表观消费量比*100;2.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供需平衡预测在短期内,中国HTV市场仍将大量进口HTV以满足国内对高端市场的需求,进口量仍会有增加,而出口量随着国内HTV生产企业质量的稳定以及对国外市场的开拓也将会增加。预计到2011年中国进出口将基本持平。而以目前装置能力,到2011年中国HTV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2008和2011年两年的未来需求平衡情况见表3-37。117 表3-37中国HTV供需平衡预测单位:万t,%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200612321320081343172011174525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8.价格情况分析HTV作为有机硅单体的下游,其价格变化没有有机硅单体那么大,相对平稳。(1)近年来HTV价格情况国内HTV混炼胶由于种类繁多,价格相差较大,依品种、牌号不同,在21~90元/千克之间。现以甲基乙烯基HTV的价格变化说明国内HTV价格情况,见图3-6。117 图3-6近年来中国HTV生胶价格从HTV生胶价格看出,总体上国内HTV价格变化不大,自从2005年中国对有机硅单体实施反倾销以来,HTV的价格略有上升,从2002年的2.5万~2.85万元/吨上扬到2006年的2.6万~3.1万元/吨。(2)主要HTV厂家价格报价混炼胶种类很多,现以市场上常见的普通硅橡胶(补强剂为沉淀法白炭黑等)、气相硅橡胶(补强剂为气相法白炭黑)和特殊硅橡胶(阻燃等)为例,表3-38为国内HTV价格变化。表3-38中国主要HTV厂家HTV报价117 单位:万元/t公司名称规格20022003200420052006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普通胶2.62.552.652.82.9气相胶3.43.43.43.53.6特殊胶(阻燃等)--4-84-84-8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胶2.52.52.552.62.65气相胶3.33.33.33.33.4特殊胶(阻燃等)3-93-93-93-93-9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普通胶2.62.62.72.82.9气相胶3.83.8444特殊胶(阻燃等)4-63.5-73.8-83.5-84-7普通胶---2.72.8117 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气相胶---3.63.5特殊胶(阻燃等)----3-4南京金龙普通胶--2.652.72.7注: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9.市场前景分析(1)需求预计及供求缺口分析从中国HTV市场消费中看来,到2011年中国HTV总需求量可以达到25万吨。而目前中国HTV虽然总产能达到17万吨,但由于小厂居多,导致进口HTV产品在国内HTV消费市场仍占有很大份额。国内规模最大的HTV生产厂东爵精细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HTV总产能也仅仅为3万吨/年和2.8万吨/年。2006年中国HTV消费量为13万吨,其中高端产品需求量约5万吨,大部分都需求进口,预计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小规模企业退出HTV市场,以及下游市场的发展,中国HTV需求不足情况将越来越明显,2007-2011年HTV每年需求情况见表3-39。117 表3-392007-2011年HTV每年需求情况单位:万t年份产量需求缺口2006121312007E131522008E131742009E151942010E172252011E17258注:缺口=需求-产量以目前的装置能力,到2011年中国HTV市场缺口达8万吨,考虑到国内混炼胶质量问题,实际缺口会达到10万吨。(2)HTV价格走势及其分析117 从图3-6中看出,HTV价格近年来变化不是太大。自2005年中国反倾销以来,HTV价格仅略有上扬,普通规格HTV价格在2.6万元/吨左右。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内供应仍不足的情况下,预计未来3年中HTV价格将保持当前缓慢上升的态势。10.结论和建议中国的硅橡胶产量及消费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以高温硫化硅橡胶为例,在2006年产能达到17万吨/年,消费量为13万吨。虽然中国的星火厂和新安集团的甲基氯硅烷的年产规模已经或即将达到20万吨,但由于过去都忙于提高甲基氯硅烷的生产工艺和产量,没有很好兼顾硅橡胶等下游产品同步发展。为此建议国内规模较大的有机硅厂要着力自我或联合发展下游产品,形成有比较完整产业链的全能工厂,光靠出售或出口中间体是不明智的。国内有多家生产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工厂,以及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南京东爵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但所有这些企业都是购买中间体生产的,成本和发展受制于人。建议他们尽量与上游企业合作配套、互补。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自建单体生产厂时,则建议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工厂(如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7 )的最终产品还要发展十分有前景的氟硅胶等,而且不要停留在混炼胶阶段,要将能大批量生产的硅橡胶下游制品也考虑在内,形成从甲基氯硅烷单体,到硅生胶,到混炼胶到制品的整条产业链,这会比光靠出售或出口混炼胶的效益要好。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2007年7月1日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