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54 KB
  • 2022-04-29 13:54:03 发布

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20183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三元材料已成为正极材料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据高工锂电统计,2017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3成,其中三元材料8.6万吨、磷酸铁锂5.8万吨、钻酸锂4.5万吨、镭酸锂2.1万吨,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铁锂成为2017年增速最高的正极材料,受益乘用车接替客车成为新能源车重要增量。我国止极材料产量(吨)■■■三元材料■钻酸锂■磷酸铁锂28%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7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结构■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钻酸锂■猛酸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二元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新能源乘用车趋势成长打开三元正极五百亿市场空间。考虑积分制的实施,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可达80万辆、124万辆和194万辆,相应拉动三元电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经折算未来三年三元止极材料需求分别为5.2万吨、8.2万吨和13.7万吨,则对应电动车用三元正极市场规模分别为114亿元、163亿元、245亿元,CAGR超过6成,合计市场空间超五百亿元。动力用三元材料市场空间测算项目车型分类2015A2016A2017A2018E2019E2020EBEV产量(辆)乘用车15052824845044954065000010400001664000Y0Y222.98%65.05%80.94%44.59%60.00%60.00%客车8824811566488556900009450099225Y0Y595.03%31.07%-23.44%1.63%5.00%5.00%专用车4777860662153514190000228000273600Y0Y1073.91%26.97%153.06%23.77%20.00%20.00%合计28655442477669161093000013625002036825PI1EV产量(辆)乘用车6375574229102073150000202500273375Y0Y285.04%16.43%37.51%46.95%35.00%35.00%客车240481817616378200002100022050Y0Y80.62%-24.42%-9.89%22.12%5.00%5.00%合计8780392405118451170000223500295425乘用车总产量(辆)21428332267955161380000012425001937375Y0Y239.25%50.59%70.95%45.03%55.31%55.93%客车总产量(辆)112296133840104934110000115500121275Y0Y331.73%19.19%-21.60%4.83%5.00%5.00%专用车总产量(辆)4777860662153514190000228000273600Y0Y1073.91%26.97%153.06%23.77%20.00%20.00%新能源车总产呆(辆)374357517181810061110000015860002332250 YOY301.48%3&15%56.63%35.79%44.18%47.05%BEV平均电池容量(kWh)乘用车21.6631.1828.3438.0040.0045.00客车100.17155.84139.23140.00145.00150.00专用车37.0555.3154.0760.0065.0070.00PHEV平均电池容量(kWh)乘用车14.1711.0916.2615.0015.0015.00客车20.4730.2038.4740.0040.0040.00新增乘用车电池需求量(GWh)4.168.5713.6426.9544.6478.98YOY214.01%105.85%59.15%97.58%65.63%76.94%新增客车电池需求量(GWh)9.3318.5714.2913.4014.5415.77YOY230.18%99.04%-23.07%-6.23%8.53%&41%新增专用车电池需求量(GWh)1.773.36&3011.4014.8219.15YOY2074.45%89.55%147.39%37.35%30.00%29.23%动力电池需求量(GWh)15.2730.5036.2351.7574.00113.90YOY312.59%99.79%79%42.84%43.00%53.92%三元电池需求(GWh)4.296.2915.7230.4350.5588.99YOY——46.62%149.80%93.63%66.13%76.04%磷酸铁锂电池需求(GWh)10.9720.0316.3321.3223.4524.90YOY——82.53%-18.47%30.55%9.98%6.21%三元渗透率28.11%20.63%43.38%58.80%68.31%78.13%三元材料单位用量(kg/kWh)1.841.951.801.711.621.54YOY——5.84%-7.63%-5.00%-5.00%-5.00%三元材料需求量(万吨)0.791.232.835.208.2113.73YOY——55.18%130.74%83.95%57.82%67.24%动力用三元正极单14.9016.0020.0022.0019.8017.82 价(万元/吨)Y0Y12.88%7.38%25.00%10.00%-10.00%-10.00%动力用三元正极市场规模(亿元)11.7719.6156.57114.48162.60244.74Y0Y——66.63%188.43%102.35%42.04%50.5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可主要分为三类一一第一类是独立的正极企业,包括从钻酸锂起步发展起来的传统正极企业杉杉股份、当升科技等,以及跟随动力电池成长进入正极领域的新兴正极企业湖南升华、贝特瑞等;第二类是上游资源企业,掌握矿产资源或拥有回收资源,例如华友钻业、格林美、金川科技等,向下游延仲进入正极领域;第三类是下游电池企业,包括CATL、比亚辿、国轩高科等全国前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以参股或内部化方式布局正极材料。进入2017年,金属钻价格暴涨,二季度开始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上行,三元正极材料应声上涨,面对迅速攀升的成本压力,电池厂商利用正极材料技术协同纷纷向三元正极材料布局,缓冲原材料涨价冲击,并且掌握上游资源。1、原材料涨价趋势不减,电池企业向上游延仲控制成本o2016年末开始,金属钻价格迅速攀升,碳酸锂也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三元材料NCM523型从2017年初15万元/吨上涨至7月18.75万元/吨,涨幅约为25%,目前已达22万元/吨。电池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巨大。MB自由市场钻价格走势(万元/吨) 价格:MB自由市场:仓库爻货:姑(低级)价格:MB自由市场:仓库交货:钳(高级j60■匸009N00烹00MO060-90090-900§00§006OSOZ90S00京0460-voz35n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碳酸锂价格走势(元/吨)60004900048002iw90-950sdsz6090Zsussz8900ss60盘00出厂价:碳酸锂(299.5%,电池级):博睿锂业(元/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对正极材料的成本控制加强电池企业成本优势。正极材料是电芯成本最大来源,布局正极材料降本效果显著。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大幅退坡,由于终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补贴退坡的部分需要由购车人、电池厂以及上游材料企业共同承担,于是动力电池普遍降价近30%,巨大的降价压力加速电池企业向正极材料延伸控制成木。2、钻矿资源供应稀缺性、不稳定性高,前端前驱体到正极材料是电池闭路循 环系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电池冋收利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钻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澳大利亚、古巴等地区,钻矿的供应商分布非常集屮,嘉能可、自由港和欧亚资源是全球主要的钻矿生产商,占全球钻矿供应50%以上,巨头拥有极强的定价权。为保障规模扩张的原材料供应,电池厂商开始切入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打造动力电池闭路循环系统,利用回收资源解决钻矿资源难题。世界钻储量主要国家分布(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全球钻矿产量占比■嘉能可■其他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形成技术协同性,正极材料与电池研发共同升级。正极材料的性能对于电池品质有重要影响,电芯参数如电压、型号等一旦改变,正极材料需要重新寻找并选择。电池技术和电池材料选择有互通Z处,理解电池能更好研发正极材料,理解正极材料也能有助于研发电池。正极材料进入电池厂商存在一定的壁垒,对于国外客户一般有1-2年认证期,而对国内客户也有0.5-1年认证期。电池厂发展自己的正极材料能够紧密配合电池研发节奏,加快电池产品升级。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处于洗牌期,龙头企业市场地位开始逐步形成,而三元正极行业目前仍然比较分散,仍然处于扩产期。预计2018年三元正极行业将进入洗牌期,而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电池厂商实现三元正极内部化将获得更大规模效应。 2016年国内正极材料主流企业产量(吨)■H古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经酸锂14000n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磷酸铁锂经过2014-2015年高速增长,贝特瑞、湖南升华等新兴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而由于2017年以后客车行业增速放缓,市场开始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15年和2016年CR4产量分别达到54%、46%,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磷酸铁锂毛利较高,2016年约在30%-40%,进入者仍在不断增加。钻酸锂产品一般采用公式定价,公式价格为“MB金属钻报价*2.20462*0.6+加工费”(2.20462为磅与公斤之间的转换系数,0・6为钻酸锂中钻金属的含量)。三元材料定价公式类似,即“金展钻报价*三元材料中钻金属含量+加工费”。钻酸锂中的钻含量约为60.2%,NCM111/523/622/811中钻含量分别为21.3%、12.2%、12%、6%o 正极材料含钻量及其占比需祐童(kg/kWh)70%60%50%30%20%1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正极材料定价与钻价挂钩,原材料涨价顺利传导。2017年一季度钻价暴涨,钻酸锂因为钻含量占比最高达6成以上,因此涨价幅度最高,由20万元/吨快速上涨至40万元/吨,而三元材料价格增幅明显,从2016年四季度的14.8万元/吨增长至20万元/吨。我国正极材料价格走势(万元/吨)三元材料••磷醱轶.锂■■猛酸.锂数据來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6年我国正极材料生产结构■钻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镒酸锂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5-2012年,在3C产品的带动下钻酸锂正极迎来高速增长。钻酸锂电池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的优势,并且有能量密度高、轻便等优点,性能优越。钻酸锂正极广泛应用于3C类小型消费电池。2006年开始,消费电池需求井喷拉动钻价格大幅上涨,朋钻(低级)报价从2006年初的12.6美元/磅一路上升至2008年3刀的48.63美元/磅,随后钻价迅速下跌,于2008年底下降至13美元/磅,随后又迎来小幅上涨,2010年4月上升至21.75美元/磅。之后直到2016年钻价进入缓慢的下行通道,直至2017年初钻价重新上扬。MB钻价格走势价格:MB自由市场:仓库丈貨:牯(低级)价格:MB自由市场:仓库交货:钻(离级)605040302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1-2014年随着进入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钻价下行致使正极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幅缩水。钻酸锂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手机市场由于受到苹果等智能手机热门品牌的冲击,而新的竞争对手也在加人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力度,钻酸锂产量大于需求量,导致毛利进一步下降。2012年全国共有正极材料企业200余家,其中上规模的近50家,竞争者众多。2011年以来全球钻酸锂产量大于需求(吨)■■■产量需求产iryoy需求y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