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54 KB
  • 2022-04-29 14:05:00 发布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简析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简析史利民(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一、引言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实能源需求的不断递增,在常规化石能源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情况下,发展和利用新能源被提上议事日程。上个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并建立起数学模型,人们意识到太阳光能是一种可转化成电能的巨大能量来源,光伏发电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光伏产业。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在晶硅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90年代中期,我国步入光伏发电产业稳步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在光伏行业诸多领域都取得飞跃式发展,光伏产业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成为一大支柱性产业。二、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在我国,发展光伏产业很重要,也很必要,同时极具战略意义。2.1发展光伏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需求总量十分巨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在不断扩增。根据国家统计局预计,如果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我国面临承担能源供应每年递增4%左右的压力,到2050年,我国能源年消耗量将达到标准煤38亿t(相当于2000年的3倍),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所以,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能源需求剧增的问题,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深受能源短缺影响,这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我国自有化石能源己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和利用新能源成为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刻不容缓的需求和应有行动。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年,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19 a,资源总量相当丰富。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公布的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域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西南部等广大地区,都具有很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利用的备选地区。充分利用这些地方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太阳能的诸种利用方式中,光伏发电是被认为是最有效和洁净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国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立光伏发电站,将丰富的太阳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2.2发展光伏产业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技术水平的一次重要机会在技术进步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等的强力驱动下,世界光伏产业自1990年代后半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年来,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35%,装机容量也急剧增加,到2008年,伞球光伏发电年装机容量已达到5GW。尽管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产业的某些领域受到很大冲击。但是,我们要看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并没有打消。他们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变革,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复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驱动力。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出台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中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效、推广使用新能源作为其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在欧盟,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把欧盟在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目标比例提高到20%,同时在德国波恩成立了国际新能源组织(IRENA)。日本也将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这些都预示着全球光伏产业将有更加明朗的前景。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技术变革大潮中,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国家,不应更不能缺席。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整体发展形势不错,我们更应抓住机会,乘势而起,全面参与新能源产业界,特别是光伏产业界的国际经济、技术变革,推动和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大发展。光伏产业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多项技术,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光伏产业,可以提升我国各领域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国技术革新能力不会落后于各主要发达国家,从而防止在未来的能源革命中受制于人,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技术、经济实力和综合陶力、世界影响力。2.3发展光伏产业是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革新发展面貌一次重要机会由于交通、区位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广大的西部地区在数次经济发展浪潮中未能跟上中东部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还在加大。作为处于发展劣势的西部地区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是由于西部地区不具备中东部地区拥有的交通、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故西部地区不能重复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应该积极探索,走一条与中东部地区不同的发展道路。上文提到,我国西部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这一点恰恰是广大中东部地区缺乏的,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太阳能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光伏电站建设,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变为充足的电力能源,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赶超中东部。19 三、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已经涌现出一批在世界有影响力的企业,如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等,并有相当多的企业已在海外上市(见表1)。表1中国部分光伏企业海外上市情况企业简称上市日期股票代码无锡尚德2005.12.14NYSE:STP浙江昱辉2006.08.08AIM:S0LA江苏CSI2006.11.09NASDAQ:CSIQ天合光能2006.12.19NYSE:TSL江苏林洋2006.12.20NASDAQ:SOLF河北晶澳2007.02.07NASI)AQ:JASO中电光伏2007.05.17NAS[)AQ:CSUN江西赛维2007.06.0lNYSE::LDK天威英利2007.06.08NYSE:YGE浚鑫科技2007.07.06AIM:JHL迄今为止,在光伏产业中,晶硅电池产业在我国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委员会的计算,在2007年,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仍高达91.25%。可以说,光伏产业主要是晶硅电池产业。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产业链上,分布着晶硅制备(单晶硅、多晶硅、非多晶硅薄膜)、硅片生产、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四个环节。而在这里,我们就中国光伏产业的几个产业链环节及光伏电站建设和政府政策导向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个简要分析。3.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诸环节发展现状3.1.1高纯多晶硅产业发展现状19 中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实现了产业化,到70年代,生产厂家发展到20多家。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消耗大,成本高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到2001年,我国只有两家生产多晶硅的厂商,年产多晶硅80吨左右。但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在国内外光伏市场的拉动下,中国多晶硅产业自2005年开始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有约40多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8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一期建设基本上在2007~2010年期问建成投产。表2反映了目前我国部分建成、在建和拟建的多晶硅项目情况(由于统计时间的原因,部分项目不反应当前最新情况)。表2我国部分建成、在建和拟建的多晶硅项目投资方项目名称产能/吨投资方项目名称产能/吨江西赛维太阳能有限公司江西赛维多晶硅项目6000南阳迅天宇多晶硅项目6000香港协鑫集团中能光伏多晶硅项目3000中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济宁中钢多晶硅项目15000顺大半导体公司江苏顺大多晶硅项目1500云南爱信硅科技有限公司曲靖爱信佳多晶硅项目10000江苏新双龙投资担保公司等江苏新双龙多晶硅项目1200咸阳天宏多晶硅项目3750天合光能连云港多晶硅项目10000冀东水泥等唐山多晶项目1000毛里求斯泰坦太阳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宿迁旭利多晶硅项目俄罗斯国家稀有金属研究院锦洲凌海多晶硅项目1000无锡中彩集团无锡中彩多晶硅项目万州大全多晶硅项目6000南玻集团等深南玻宜昌多晶硅项目连城多晶硅项目上海广济硅材料有限公司孝感大悟县多晶硅项目亚洲硅业多晶硅项目1000上海工投集团等牡丹江多晶硅项目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阳光多晶硅项目4000上海国之杰发展有限公司益阳晶鑫多晶硅项目包头中晶多晶硅项目1200湖南湘投控股集团益阳湘投多晶硅项目南京大陆投资集团托克托县大陆多晶硅项目2500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多晶硅项目北京太万通国际等眉山北京顺大多晶硅项目3000绿色能源(英国)投资有限公司等眉山尊马克多晶硅项目5000通威集团通威多晶硅项目19 东汽峨嵋半导体材料厂东汽峨半多晶硅项目2000新光硅业新光硅业多晶硅项目3800新津超磊多晶硅项目3500中盐株化中盐株化多晶硅项目1000不过值得提出的是,在上表所说的产能,在实际生产中,远未达到。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统计,2008年多晶硅实际产量为5000吨左右(表3为多晶硅2008年实际产量),大概可满足500MW太阳电池的生产。表3我国多晶硅2008年实际产量(数据源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公司名称产量(T)公司名称产量(T)徐州中能1800四川永旺50洛阳中硅1000青海亚洲硅业50四川新光800宁夏石嘴山50峨眉半导体400重庆大全50无锡中彩300扬州顺大30四川永翔100呼市神州硅业20上海棱光50其它300合计5000图1中国多晶硅逐年产量(2004—2008)19 整体上来看,我国多晶硅的产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幅很大。根据吴敬琏课题组等的估计,2009年,我国的多晶硅产量将接近2万吨。由于产最大幅度扩增,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际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现货价格则在2009年7月跌至70美元/公斤。由于目前国内企业的多晶硅生产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所以,现在来看,多晶硅行业的利润空间已不大,暴利时代已过去。3.1.2太阳级硅锭/硅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太阳级硅锭制造是光伏产业链的雨要环节。常规上,太阳级硅锭制造产业涉及到以下产业结构环节。最近几年来,受全球晶硅电池需求量增大和多晶硅供应充足等的影响,太阳级硅锭/硅片制造产业在中国发展很快。图3反映近年来国内晶体硅锭(包括多晶硅锭和单晶硅锭)产量变化趋势。图3国内晶体硅锭产量变化趋势。据悉,到2008年,全国已有近60家硅锭、硅片生产企业,总产能30000吨;产量20000吨。由于我国2008年多晶硅产量只有5000吨,硅锭生产在多晶硅材料供应上还有一部分需要进口,这也是当前晶硅项目掀起投资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将硅锭加工成硅片,对于降低晶硅电池厚度、减少成本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商业化晶硅电池在向薄片化发展方面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就,据业内资深技术人员介绍,当前硅片厚度已经从几年前的320~360mm降低到180~200mm,而且切缝宽度也相应地由以前的260~300mm降低到目前160~200mm,大大节约了硅原材料的用量,使光伏组件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3.1.3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受欧盟地区等的光伏市场的拉动,2008年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快速度增长。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近62家,总产能4GW,产量2.6GW。其中晶硅电池发展很快,表4列出了2008年我国主要太阳电池生产商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19 表42008年我国主要企业太阳能晶体硅电池产量公司名称产量(MWp)公司名称产量(MWp)无锡尚德497晶奥277常州天合209宁波太阳能97江苏林洋189向日葵47.5中电电器(南京)110.92浙江正泰16阿斯特光伏108宁海日升20常州亿晶99.665公元集团8江阴浚鑫65.32太阳谷26欧贝黎新能源16宁波百事德20江苏天保18杉杉集团19常州顺风45浙江天晶10无锡尚品16.2浙江宝利特12常州盛世9浙江索日20天威英利281.5交大泰阳45上海展丰20上海超日10上海索朗6.5山东力诺18.5上海太阳能科技8湖南红太阳35中轻国际18深圳托日5中科信16深圳南玻3云南天达19海南天聚5锦州华昌1福建金保利3在上表这些企业中,无锡尚德、天威英利和河北晶奥在晶硅电池产量上居于前三甲。据统计,2008年,我国太阳能晶体硅电池总产量达到2455.105MWp,相比2007年的1059.7MWp,同比增长131.68%。在薄膜电池方面,相比2007年,也有所增长,不过由于转化率较低等的原因,市场推广力度不大,产量整体不高。图4反映了近年来薄膜电池年产量增长变化趋势。2008年,我国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产量为46MWp,其中比较有名的生产企业有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索赛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9 图4中国薄膜电池年产量变化趋势(2004—2008)3.1.4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产业发展现状太阳能电池必须经过封装才能应用,封装是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的保证。由于组件封装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相对简单,适合于中小企业投资,加之我国又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国度,所以,目前,组件建封装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很旺盛。据ENF网站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有330家组件封装企业,总产能5000MWp,产量3000MWp。相比2007年的1717MWp的产量,同比增长74.72%。图5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光伏组件产量的变化趋势。图5反映了我国近几年光伏组件产量的变化趋势。3.2光伏电站建设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发电成本过高,民众承受能力有限,光伏电站建设并没有在我国大规模铺开,只有少数几个示范项目在运行。图6反映了近年来光伏电站建设装机容量变化趋势。19 图6我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变化趋势2009年以来,由于受到财政部光电建筑补贴政策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政策等的刺激,加上国外光伏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存在开拓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光伏电站建设开始在我国一些地区陆续开展起来。根据作者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9月,全国已有42个兆瓦级光伏项目处于建成、在建和拟建阶段。表5反映了统计中的部分光伏电站项目情况。表5我国在建、拟建部分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名称所在地规模(MW)乌兰500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青海海西州5000青海柴达木盆地lGW级大型并网太阳能电站项目青海柴达木1000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宁夏青铜峡市500宁夏吴忠500MW光伏电站项目宁夏吴忠500宁东基地30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宁夏银川300昆明石林166MW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项目云南昆明1661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宁夏石嘴山市100200~IW大型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青海格尔木1005万千瓦的红寺堡光伏电站项目宁夏红堡寺5030兆瓦规模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项目湖北黄石30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l甘肃敦煌10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2甘肃敦煌10环保型十兆瓦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发电项目云南牟定10格尔木经济开发区lO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站项目青海格尔木市10四川大英非晶硅太阳能电站项目四川大英10高倍兆瓦级聚光型(CPV)并网电站及关键设备研制项目四川西昌1019 青海锡铁山10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青海锡铁山10上海虹桥铁路客运站6.572MW光伏发电项目上海6.572浙江5MW光伏屋顶项目浙江5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敦煌10兆瓦上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云南石林166兆瓦光伏上网电站项目等。敦煌10兆瓦上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招标时定的1.09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已成为我国目前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重要参考体系。值得提出的是,2009年9月9日,美国太阳能电池巨头FirstSolar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一座拥有2千兆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这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3.3政策、法律和规划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主力军,受到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来推动、规范和帮助光伏产业的发展。3.3.1国家法律、政策和规划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目起施行。其中,在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方面,明确了三项原则:(1)电网企业要全额收购生产出来的发电量;(2)给出合理上网电价(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3)不让电网企业赔钱,超出常规电价部分在全国电网分摊。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保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的合理分配,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并于2007年1月11日印发实行,其中对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有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其中指出: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钱从常规电力附加中出,2008年6月份以后在全国每度电征收2厘,全年大约40-50亿元。2009年3月,财政部印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将对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给予财政补贴。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办法》还说明了补助支持项目应满足的条件。19 2009年7月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了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的重要性,确定了示范城市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审核确认过程,提出了中央财政支持城市示范的方式及有关要求,并规范了城市示范技术及管理保障措施。方案指出,今后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应具备一定规模,其中:地级市(包括区、州、盟)(示范市)应用面积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或应用比例不低于30%;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应用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米。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每个示范城市5000万元(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所调增),每个示范城市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原则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示范的地级市不超过3个。同期还印发《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了认识加快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要性,确定了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点领域,规定了实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推广的实施主体、申报方式和审核办法,并提出了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予以资金支持的标准。方案指出,近阶段国家重点扶持的应用领域是农村中小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县城(镇)、农村居民住宅以及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县今后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应具备一定规模,新增应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万平方米(视具体情况可以有所调整),2009年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补助标准为:地源热泵技术应用60元/平方米,一体化太阳能热利用15元/平方米,以分户为单位的太阳能浴室、太阳能房等按新增投入的60%予以补助。每个示范县补助资金总额最高不超过1800万元。2009年7月16曰,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了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的重要性,确定了补助资金的支持范围,补助对象的申报条件、资金补助标准及资金申报和下达的程序,并提出了有关示范项目运行操作的监督管理方式。《办法》规定,财政补助的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利用大型工矿企业现有条件建立的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提高偏远地区用电能力和解决无电人口的光伏、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发电示范项目,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大型并网发电项目,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光伏发电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等,光电建筑的示范推广按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不在本办法的支持范围,同时,已经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分摊政策支持的光伏发电应停用项目也不在本办法支持范围内。申请该项财政补助的项目,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低于300KWp,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运行期不少于20年。对于并网发电项目,业主单位投资不少于1亿元,且项目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30%;而独立的光伏发电项目业主则必须有能保证项目长期运行的能力,且项目建设必须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在补贴标准上,对于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及其配套的输配电工程,国家财政给与总投资50%的补助,对于偏远地区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国家财政则给与总投资70%的补助。对于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国家按照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贴息或补助。19 另外,在2009年8月,中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内容显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全面获得政府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管理也将进一步完善。3.3.2地方政策、规划江苏2009年6月19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下称意见)通知。其中对江苏省的光伏资源概况、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光伏发电发展目标,《意见》提到,到2011年前,在江苏建成400MW的光伏装机容量。其中屋顶发电260MW,建筑一体化10MW,地面电站130MW。2009年,装机容量80MW,2010年新增150MW,装机230MW,2011年,省内新增光伏并网发电装机量170MW,装机400MW。针对当前的光伏上网电价问题,为不断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意见》提出了江苏省光伏上网2009—2011分年度目标电价。如表6:表6江苏省光伏上网2009—2011年分年度目标电价单位:元/千瓦时年份地面屋顶建筑一体化2009年2.153.74.32010年1.733.52011年1.42.42.9浙江2009年5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实施“六个一百加一个基地”计划。其中有关光伏产业方面的计划具体如下:1.实施百万屋顶发电计划,应用光伏发电的公共建筑、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屋顶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形成50兆瓦以上的发电能力。由省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电力公司等单位配合。2.实施百条道路太阳能照明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设100条太阳能照明示范道路。由省建设厅牵头,经省信委、省电力公司等单位配合。19 《意见》认为,要紧紧抓住全球光伏产业和市场快速成长的机遇,大力发展光伏终端产品、光伏产业用装备及材料、半导体照明产品(LED)、光伏发电配套设备及产品,积极支持硅材料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重点发展硅晶体电池、薄膜电池,从硅晶体的下游产品以及薄膜材料到电池组件,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光伏产业生产关键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提高自主设计与制造水平。《意见》认为,需要选择一批光伏等新能源相关学科基础好、科研和教学能力强的大学,设立光伏等新能源相关专业,增加博士、硕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鼓励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光伏等新能源高级人才,支持企业建立光伏等新能源教学实习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增强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研发能力。江西2009年1月19日,江西省发改委下发了《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到2012年,要将光伏产业发展成为江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内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一流的工艺技术、一流的劳动效率、一流的骨干企业,将江西打造成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基地。到2012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00亿元,高纯硅料8万吨,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170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16000兆瓦。将新余经济开发区、上饶经济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光伏产业高度集聚的特色产业区。要在高纯硅料、多晶硅铸碇切片等领域应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建立国内领先的光伏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团队,加快开发新技术,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要培育1家销售收入超干亿元的企业,2家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企业,6~8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同时还要推进先进管理技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相互配套的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素质,使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湖南2009年8月,湖南省信息产业厅提出了下半年推进1000MW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行动规划。规划中指出,在下半年,要是重点推动以中电科技48所为主的长沙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建设;加快推动衡阳lOOMW太阳能并网发电站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金太阳工程”的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加快出台湖南省光伏发电相关政策。湖北湖北近年在光伏产业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的关注。该省在政府目标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光伏太阳能电池器件与应用产业基地;应充分发挥湖北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抢先在国内第一个建立光伏太阳能电池器件与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整合资源、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培养人才,占领技术高地。上海19 上海市为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已经制定了新能源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九大扶持产业,光伏产业是其中之一。该市的目标是,在2012年,新能源产值达11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达300亿元。上海确定了太阳能的重点布局领域是薄膜太阳能电池、高级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部件,其布局地区是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安徽安徽省以蚌埠市为代表,其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极为关注。为加快该市光伏产业发展,蚌埠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了《蚌埠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初稿)》,规划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将该市光伏产业培育发展成为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主导产业。四、问题光伏产业当前在我国发展形势较好,但是也出现了诸多问题。4.1产能过剩,行业秩序待重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目前,部分行业结构调整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会议强调,要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指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多晶硅等行业发展的指导。一时间,有关多晶硅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光伏业内掀起大波。多晶硅产业是否确实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呢?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幅比较大。我国目前己投产、己开工建设,或者准备上马的多晶硅生产线有几十条,如果都按计划建设完成,其产能有可能超过世界总需求。所以,从表面上来看,我国多晶硅产业确实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注意,不是产量过剩)。不过,这种“产能过剩”的说法是存在争议的,一是这种产能大部分都是虚拟的,还没有付诸实际,处于计划中状态。第二是没有考虑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等新兴市场繁荣起来以后的需求,所以,这种“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以现在的尺度衡量未来发展状态得出的静止结论。但是,是不是对此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呢?情况远非这么乐观,虽然当前的“产能过剩”说法大体上务虚的成分多,但是也反映了业内一个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在暴利的推动下,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光伏产业内的投资呈现非理性的狂热状态。国内某知名光伏企业的负责人曾说:“国内这个产业目前就像市场卖白菜一样,一些厂商以低档的原料和低质量的产品来挤压高质量产品的利润空间,由此造成产能累积和过剩,非常需要国家出台质量规范来加以引导,形成较为稳定的高、中、低档价格阶梯,重整行业秩序”。4.2部分企业自有技术水平低,设备国产化程度不够19 由于光伏产业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部分企业在投资时只讲究短、频、快,不求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设备在国产化方面也严重不够。举个例子,当前国内薄膜电池生产线上马的已有多条,但是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是瑞士某公司的生产线,依靠国有技术形成的生产线很少。这种严重依赖国外技术和生产线的发展模式,容易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隐忧,一方面,企业在今后的产业技术结构变革中升级困难;另一方面,当大量企业依赖国外技术时,国内产业很容易整体上受制于其他国家。4.3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当前光伏产业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江苏、浙江等几个省份。当然,从小环境来说,这种布局有好处,因为东部地区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产业一定程度的集中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分工,而且该地域容易形成集散地。但是,从全国来讲,特别是中西部来说,产业过度集中在东部地区,会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光伏产业的参与机会,从而失去实现赶超的机遇。而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一个产业过度集中在某个地区也是危险的。4.4光伏电站建设不够我国是一个耗能大国,现有化石能源在供应上已呈现不足,同时我国还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这些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力,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可以缓解我们目前遇到的能源短缺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进行的是一种两头在外的模式。即95%以上的原料采购来自海外,同时95%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图7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的增长情况)。长远来讲,这是一种非健康的发展模式。没有稳定的国内需求市场,企业的生产就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比如这次,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盟的一些国家,如西班牙和德国等,紧缩了本国的光伏支持政策,这样一来,其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大为削减,影响到了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生产,部分中小企业在此次震荡中败下阵来,惨遭淘汰。有数据说明,当前,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有3/4以上已经倒闭歇业。所以说,培育国内市场很重要。国内光伏电站建设不够的软肋,已经影响到我国光伏产业的整体良性发展。19 图7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年出口额变化趋势(2009年数据只包括卜8月)4.5上网电价政策未出台,光伏发电遭遇上网难当前,我国的光伏电站基本还是采用招标上网的的方式。虽然不是价低者得,但还是存在很多弊端。由于中央政府尚未制定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政策,许多投资企业觉得利润没保障或者利润空间不足,造成其在光伏电站建设等信心不足,所以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进程一直不快(包括已中标的敦煌电站等,建设的动力也不充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国家一些光伏补贴政策的刺激,当前这种信心不足的情况有所转变,但是还不够。同时,由于光伏发电站发出来的电属于间歇电,稳定供能是个大问题,技术上不解决这个问题,会对电网造成较大冲击,所以当前,电网企业在落实国家“全额收购”规定方面大打折扣,光伏发电遭遇上网难。4.6国内同行业内企业间内耗严重,国外遭遇反倾销长期以来,国内的光伏企业在海外拓展时呈现一种各自为政的局面,相互之间的恶意竞争严重,部分企业为了能中标,随意降价,甚至拿出比成本低得多的价格,引发同行业内的严重内耗。国内厂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一方面削薄了中国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赚得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容易给国外的反倾销申诉提供口实。比如,在德国,光伏企业Conergy与solarworld就正在联合多家组件厂商,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五、对策分析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影响巨大,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积极分析,找出相应对策,推进中国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19 5.1设立标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当前,我国的光伏产业部分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现象,但是,深究其成因,我们发现其与当前标准体系不严,准入机制不完善有较大关系。由于没有完备的准入体系,部分没有核心技术,也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纷纷投入光伏产业各领域。造成低端产能聚集,形成所谓“产能过剩”现象。这种低端产能挤兑高端产能的现象,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必须设立标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通过在区域内设置发展规划,从企业立项开始严格把关,加强过程中督导,建立淘汰机制,从而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建设始终处于可控可调的状态,保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5.2全面提升技术水平,组建光伏技术研发中心和大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较快,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并没有光伏方面的专门研究所和大学,在人才供应方面的存在短缺。部分企业只能到处挖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同时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很广,在技术自主化方面做的很不够,大部分企业都缺乏核心技术,易受制于人。为此,需要组建光伏技术研发中心和大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水平。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当前,这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光伏产业领域小露端倪。2006年,赛维LDK与南昌大学合作组建了“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2008年7月,全国首个光伏专业落户新余高专;2008年10月,我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学院在南昌大学挂牌成立;2009年6月,辽宁工业大学成立光伏学院,并以相关专业实验室为基础,与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组建锦州光伏应用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6月,阿斯特与江苏常熟市政府合作,在常熟理工学院设立了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等等,这些大学和研发中心的成立,将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5.3国家和企业从战略层面上调整布局,兼顾平衡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由于自身在人才和交通等方面存在劣势,未能在光伏生产制造领域分一杯羹。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这种东部生产、西部使用的方式不是最佳模式,需要耗费国家大量运输资源。为什么不将光伏生产企业建到西部去,建到电站附近去?这种类似于火电坑口电站的模式,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稳定供给。当前,国家应该从战略角度出发,兼顾中、东、西部平衡,在保持东部地区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鼓励开展一些光伏产业项目,同时较大规模的兴建光伏电站,形成需求,这样,可既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也可以保障产业的战略安全。5.4提高光伏发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比例,留足发展空间19 在国家2007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我国的光伏发电设定了发展目标: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个目标可能很快将被突破,所以在这一点上,国家的规划显得有点保守。在当今光伏行业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下,有必要调整国家的能源发展规划。近段时间,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曾表示,将尽快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据称,《规划》草案内容中提到,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将由180万千瓦调整到上千万千瓦。这样可为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预留了较大空间,有利于国家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5.5加快智能电网和大规模储能装置建设,减小光伏发电上网阻力由于光伏电站发电受日照时间的影响较大,其上网后的供电不稳定性容易给电网造成冲击,所以当前电网企业在收购光伏电站等发出的电方面并不积极。要使光伏电站保持持续强劲生命力,必须解决上网难问题。当前,减小间歇电对电网冲击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另一种是研发大规模储能装置(液流电池等),通过电网调峰和规模储能调节,使得光伏电的间歇性问题得到解决。当然,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电网企业、电站企业、国家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同时,国家应该在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制定等方面尽早给出政策措施,以鼓舞业内信心。5.6组建产业联盟,共同应对反倾销战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很快,但是业内企业间的团结、合作不够,在海外开拓市场时,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等内耗行为,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容易给人以口实。当前,需要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光伏产业联盟出现,来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发展,并组织业内企业来应对外部的反倾销压力。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作为一家直属与全国工商联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多年来,在协调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做过大量工作。当前,在应对海外反倾销方面,商会也将团结广大企业、协会,做出有效的行动。在这里,我们]希望,中国的光伏企业能够团结一心,积极的建言献策,统一思想,共度来自外部的反倾销 难关。六、展望19 近1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及能源短缺等问题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形势良好,截止2008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己达到17.5GWp。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其光伏产业在电池制造领域发展不错,到2008年底,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超过2GW,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但是,我们要看到,相比西方巨大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我国的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还很小,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可喜的是,当前,我国的光伏电站建设正在逐步展开,一批有利于光伏发电推广的补贴政策业已出台。相信经过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 一定会从光伏产业制造大国转变成光伏电站建设大国。清洁、节能的明天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本文申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反映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全体看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