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2-04-29 13:59:0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总第3862期分析专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山雨欲来优选信息村镇地方融资平台已成为地方债审计盲点2美国财政僵局在间接影响人民币政策3中国银行业的海外人民币业务创新令人汗颜3只有在社区扎根的银行才算是社区银行!4政府强行整合“中原银行”是逆市场化的行为4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均应设中资人民币结算行5机构称经济放缓使中国大企业信用风险加剧5融资类业务膨胀让券商也闹起了“钱荒”6标普称未来中国银行信贷风险可能激增7前9月社会融资规模凸显政策调控烙印7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进入现实操作阶段8国开行系统在投行领域的扩张值得警惕8香港商业信托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8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将进入新的时代9欧美金融监管层的分歧引发担忧9日本央行将把外汇储备管理业务部分外包10
〖分析专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山雨欲来】证监会面临12年来最大力度机构调整的传闻再次在坊间流传。有知情人士更是披露改革方案已经有较为明确的思路:将发行部和创业板部合并,上市一部和二部合并,基金部、机构部和期货二部合并,新设再融资监管办、债券监管办、私募基金监管办和产品创新监管办。尽管此消息并未得到证监会证实,但如此按品类线进行统一监管的逻辑的确存在。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9月27日所言,作为监管机构,职能和架构需要随着市场发展不断调整。此前证监会为股改,为推出创业板,为开启财富管理业务都对机构进行了微调。我们注意到,自新《基金法》6月1日生效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业务已成融合之势。证券公司做公募基金业务,期货公司做包括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以及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介入资本中介业务都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而银监会酝酿已久并已于近日推出的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试点,更是直接让银行从关键通道伙伴变成了竞争者,业务模式的转型和竞争的加剧,必然迫使证券业加大创新,由此也需要证监会加强统一监管以提高效率,并积极防范并化解系统性风险。事实上,时机的确业已成熟。通过一年多来的清理整顿,尤其是新任证监会主席上任半年多时间来的摸底排查,改革的思路和步骤业已逐步清晰,在11月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证监会机构改革会迅速到位,同时徐徐拉开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大幕。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先规范后发展、轻审批重监管”应该是当下证监会推行的改革思路,而按品类监管更能适应资本市场分层次发展并要求分类监管的内在需要。在规范方面,一是自去年10月IPO停摆以来,证监会通过启动财务大核查,在近900家申请上市公司中成功逼退260余家,并通过对万福生科、新大地、天能科技等多家问题公司和平安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惩戒,并通过窗口指导约束了基金子公司资金池业务。二是去年以来,中国监管层对债券市场展开了一轮整肃风暴。万家基金、中信证券、嘉实基金和宏源证券等多家银行、券商、基金、信托机构涉嫌债市利益输送被整肃。尽管前9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53万亿元,同比少33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625亿元,同比少552
亿元,但如此整顿显然为接下来的债市监管提供了依据,也为新一轮IPO改革立了威。在政策层面,随着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5月国务院明确了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以及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金融“国十条”,证监会的改革思路日渐清晰。证监会主席肖刚在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刊发文章称,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资本市场执法体制机制。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立以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启动中国金融综合监管改革进程,周小川行长随后发展了《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的署名文章,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路进一步得以明确。在发展方面,2013年以来,证监会启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和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对非上市中小企业非公开发行债券采用备案制,国庆后正式实施并购重组分道制,将再融资审核权下放至交易所,上市公司分类监管信息披露的制度启动,全国股转系统年底也将正式运行。与此同时,2月证监会公开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上市,8月公募牌照向券商、保险、私募开放,9月国债期货上市。此外,6月开始征求意见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也近酝酿成熟,8月,向人大提出期货法立法和修改证券法建议。最终分析结论(FinalAnalysisConclusion):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无论金融和资本市场产品,还是参与主体(包括投资者)、发行与交易机制都会产生分层,按品类线监管的思路,有利于推动不同品类的创新同时更好地分类监管,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浪潮已是山雨欲来。(AYZR)返回目录〖优选信息〗【形势要点:村镇地方融资平台已成为地方债审计盲点】虽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活动已经受到诸多限制,但这似乎并未对控制地方债规模产生实质影响。有调查显示,地方融资平台已经有向村镇延伸的趋势,在部分区域尤其之前债务压力偏弱的市县,以自己“基数小”
为由,高速发展平台业务。在沿海某市,由于村镇、街道一级缺少平台载体,位处村镇、街道和开发区的相对大型的国企便通常被选为平台对象。通过对土地、房屋转增资本,企业很快摇身成为兼具投融资功能的平台公司。目前,该市已将十多家国资公司增资扩容,大规模提升其注册资本金和资产总额,以期迅速适应融资平台身份。该市上述平台仅2012年就与当地金融机构达成融资意向接近600亿元,并以2011年完成投资额100多亿元、2012年完成投资额250多亿元的速度扩张,年完成投资额增速高达150%左右,总额占市政府总投资计划的60%以上。并且,该市平台数量还在急速增加,不仅镇级政府被要求至少拥有一家平台公司,村、开发区甚至街道层级的融资平台,也于2011年起进入市政府的实际规划中,要求于三年内至少分别拥有或两家共同拥有一个特色平台公司,分别由村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推进。其目的,是市政府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农房集聚等城镇化措施进行的“压力分摊”。同时,已有的村镇级、街道级平台公司基本都资不抵债,一边承担着近百亿元的投融资任务,一边却没有优质资产可用于抵押,金融机构贷款意愿开始减弱。加之自身营收还难以覆盖本息,个别公司只能“借新还旧”。由此,可能出离于审计规划之外的村镇与街道级“平台”,其所酝酿的风险或许会成为现有地方债规模以外的审计盲点,成为未来五到十年内不可忽视的风险点。(RYXD)返回目录【形势要点:美国财政僵局在间接影响人民币政策】美国政坛在债务上限谈判中的悬崖游戏战术,强化了中国让世界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决心。日前,中国与欧洲央行(ECB)签署了一项货币互换协议,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步。支付公司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指出,今年人民币交易量增加一倍以上,目前已经是世界第八大交易货币。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可能还认为,更加坚挺的货币是一种推动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工具,有助于中国经济减轻对出口的依赖,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尽管中国9月份的出口意外同比下降0.3%,但中国央行还是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新高——在中国央行将汇率中间价设定在1美元兑6.1406元人民币这一新高之后,人民币汇率日前达到1美元兑6.1073元人民币这一最高点。在外资分析师看来,人民币最近一轮涨势是从9月下旬开始的,当美国因财政问题而陷入僵局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局似乎在利用美元弱势指导人民币上行,同时设法缓解出口商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前景已变得更加积极。(RHJ)返回目录【形势要点:中国银行业的海外人民币业务创新令人汗颜】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创新无法适应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故事时有所闻。花旗秘鲁近日发行首张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证,为一家零售行业客户大幅提升了其进口业务的状况。花旗秘鲁也成为拉丁美洲首家发行人民币信用证的银行。花旗自2011
年开始为拉美地区客户提供人民币支付业务,但该地区以该货币计价的信用证发行尚属首次。截至2013年7月,中国为秘鲁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达83亿美元。借助新的人民币信用证,花旗能为秘鲁及其他22个拉美市场的客户在对华贸易时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帮助客户降低汇率风险,优化贸易条款,建立与中国公司的关系。安邦(ANBOUND)注意到,拉丁美洲是中国多年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地区,贸易往来也由此迅速扩大。但中资银行在提供投资和贸易结算及其品种上显然跟不上需要,人民币信用证发行都被外资银行抢了先,这显然有失体面,除了监管政策外,中国的银行应该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对人民币走出去和减少汇率风险都大有利处。(AYZR)返回目录【形势要点:只有在社区扎根的银行才算是社区银行!】中小微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是个世界性的课题,但如果有真正扎根在社区或农村的银行,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美国为例,美国商业银行体系分为5个层次,按经营规模由大到小依次是:跨国银行、全国性银行、超级区域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和社区银行。社区银行都是些规模较小,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根据2012年的数据,美国共有社区银行约7500家,占商业银行总数的90%;员工约26万人,资产总额约8806亿美元,负债总额约8000亿美元,所有者权益806亿美元,分别占美国商业银行的19.1%、13.1%、13.2%和13.5%。社区银行由于规模小,分支机构也少,2012年机构平均数为3.6个(含总行),最多的在10个左右,分布在当地,很少跨州经营。社区银行主要为小企业及个人小客户服务,决策灵活,服务周到,贴近客户。社区银行最大的优势是获取非常规信息。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市场,这对开展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重要。相对大银行而言,社区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风险识别能力较强,使其在中小企业贷款中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较安全的盈利空间。社区银行在美国最大的优势恰好就是彻底的本地化,是美国版的“乡土金融”。反观中国,银行多为“全国性”,至少是“区域性”,鲜有真正的本地银行,“社区银行”也是概念性的,只不过是商业银行扩充分支网点而冠之以的“新名头”。社区银行本是一个独立的法人银行,服务于社区,也只服务于社区,并非以社区银行形态存在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考虑到这一点,中国今后应该大力鼓励在社区(包括农村地区)真正扎下根的银行,而不是大银行在社区只是布一个点。(R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政府强行整合“中原银行”是逆市场化的行为】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河南组建“中原银行”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有河南金融系统人士透露,河南正在筹备成立中原银行,并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此前,4月9日-11日,由河南省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政府研究室、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郑州银行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到安徽就徽商银行组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以及保险(放心保)资金运用情况等进行重点调研,并专门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研究筹建“中原银行”的可行性。可见,河南省政府对组建“中原银行”下了很大的决心。不过,安邦(ANBOUND)恰恰了解该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此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欲被强行合并的13家股份制银行反对十分强烈。相关银行表示,13家城商行虽说规模都不算大,但股权比较分散,发展也都比较好,能够结合当地的情况,灵活经营。强行合并违背各家银行股东的意愿。我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市场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问题由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决定,这样才能够实现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强行整合企业不仅是逆市场化的行为,也是再一次对民间资本的政策歧视,有悖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如果政府强行整合“中原银行”,必然会加大矛盾招致更强烈的反对。(RYXD)返回目录【形势要点: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均应设中资人民币结算行】今年中英合作形势大好,伦敦在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中独占鳌头。14日,英国财相乔治•奥斯本(GeorgeOsborne)访问北京。他说:中国这样的大国应当拥有一种全球货币,中国应当寻求通过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人民币。据悉,人民币在汇市上的日交易量在6个月前已经达到5.3万亿美元,伦敦金融城已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目前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进行的人民币支付中,62%
已经在伦敦进行,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民币离岸交易是由总部位于英国的汇丰和渣打通过其香港业务主导的,奥斯本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交易。不过,当下亚洲以外还没有一家银行获得人民币结算授权,北京方面对伦敦监管机构使中资银行难以扩张多有抱怨。中国三大银行已将其欧洲总部设在卢森堡以示抗议。但奥斯本将宣布,英国审慎监管局将提出与中国主要银行商讨,目的是让它们通过伦敦分行经营批发业务,此举将是潜在的重大突破。按照审慎监管局的要求,目前在伦敦的中资银行基本上像子公司那样运营,受到和本土银行一样的对待,在透明度、资本缓冲和流动性缓冲方面均须遵守严格标准。在我们看来,结算业务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对人民币走出去意义重大。中国应当要求英国帮助中资银行在伦敦建立人民币结算行,并让货币互换从外汇储备层面走向结算层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同时帮助英国做大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与此同时,中国应该考虑在各离岸人民币中心单独设立或者合资设立人民币结算行,推动中国银行业走出去,并对离岸人民币保持一定的影响。(AYZR)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机构称经济放缓使中国大企业信用风险加剧】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正在减速通道上前行。日前,标准普尔对中国大型企业的年度调查报告《中国信用观察:财务杠杆上升与经济增长放缓加剧大型企业的信用风险》显示,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可能削弱众多中国大型企业的信用状况。这份报告分析了151家中国大型企业的信用状况,它们是中国最大的债券发债人、收入最高、以及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样本中,私营企业数量较2012年有所增加,使得国有企业在今年的样本中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三,低于2012年的88%。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而获取轻松的信贷仍然推动着投资大幅增长,这致使中国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杠杆率与盈利能力从2008年以来一直趋弱。标普信用分析师表示,在此次调查涉及的151家企业中,大部分的财务实力将在未来12个月内将进一步走弱。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那些少部分财务杠杆较高,且投资意图仍然较强的企业,将更易受到冲击。标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国内行业部门的影响不尽相同。电信和油气业是此次调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行业,而建筑材料、煤炭、建筑工程、多元化、金属与采矿(包括钢铁)、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则是最弱的行业,正努力应对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些行业的整合,中国政府可能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去并购实力较弱企业来干预市场,以消除过剩产能问题。(RLJL)返回目录【形势要点:融资类业务膨胀让券商也闹起了“钱荒”】2013年以来,券商融资异常凶猛。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券商通过银行间发债、短融、次级债、公司债等债务工具融资共计3133亿元,而去年全年仅为531亿元。根据证监会网站最新的“证券公司次级债券审批”情况,东方证券、国泰君安、东兴证券、天风证券、浙商证券和平安证券等6家非上市券商都递交了申请材料。而自2013年7
月初民族证券成功发行并挂牌国内首例证券公司次级债券后,中金公司、华融证券、银河证券等券商均接踵发行。短期融资债也是各券商发力的债权融资工具,齐鲁证券、申银万国、长城证券、渤海证券等券商在近一个月来频发短融。业内人士表示,融资类业务的兴盛是券商谋求疯狂融资的主要诱因之一。融资类业务也被称为信用交易业务,主要有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股权质押融资等业务,而信用交易的资金来源则包括自有资本金、短融及公司债融资、证金公司融资和资产管理产品融资等,对券商自有资金实力以及融资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券业龙头中信证券为例,根据其中报披露,2013年上半年先后完成15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以及6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另外,公司附属公司中信证券财务有限公司完成8亿美元公司债的发行。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中信证券的有息负债为670亿元人民币,财务杠杆率已从1.55倍提升至1.92倍。(RYXD)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标普称未来中国银行信贷风险可能激增】日前,标普发布中国50大银行年度报告《中国信用观察:信用质量分化可能导致中国50大银行呈现不同程度的抗压性》。该报告指出,信贷快速扩张背景下,50大银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未来几年内中国以资产计最大的50家银行的利润率将下降,但下降的起点较高。信贷成本攀升,利差收窄,以及非利息收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对银行利润构成三重打击。报告显示,在更具挑战性的经营环境下,中国50大银行将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抗压性。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在应对中国经济下行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相反,多数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水平可能会下降,部分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状况甚至会大幅恶化。标普资深董事廖强指出,由于资产扩张步伐不同,强弱银行在信用状况差距在加大。银行间两极分化加剧可能引发大规模行业整合。而50大银行,尤其是全国大银行,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可能引领这波由市场推动的规模整合。他认为,中国的银行业的信贷损失在未来几年可能激增。虽然银行的信用风险意识正在改善,但多数机构仍然倾向于向固定资产投资投放过多信贷,尤其是那些得到政府或国有企业支持的项目。此外,如果中国政府力推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国内银行的信贷损失将会意外大幅上升。廖强表示,不良贷款将的暴露将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出口部门的风险暴露;二是制造业,三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RLJL)返回目录【形势要点:前9月社会融资规模凸显政策调控烙印】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统计报告称,初步统计,前9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
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165亿元,同比少增17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60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883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359亿元,同比少增126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3万亿元,同比少33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625亿元,同比少552亿元。我们注意到,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都出现了大额增长,但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却出现了少增。承兑汇票同比少增显示银行防不良风险力度不小,年初以来鼓励要发展的债券融资同比甚至下降了,显然受到了债市黑幕整肃的影响,也是经济放缓企业信用受到质疑有关,与IPO停摆影响的股票融资下降一道,直接融资市场进一步被打压,间接融资主导的特性更为显著,资本市场结构调整没有取得成绩,尚处于改革准备阶段。(AYZR)返回目录【形势要点: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进入现实操作阶段】北京信托在土地流转领域投入了很大精力。有消息称,北京信托上月相关项目已通过内部审批,离正式推出只差朝夕。不仅如此,该机构在年底前还将有多单土地流转业务落地。除此之外,上海信托、华宝信托等多家机构也在这一领域伺机出手。在北京信托在积极备战参与土地流转的同时,土地信托首单项目落地中信信托。据了解,这款被称为“首单”的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名为“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10月10日已正式成立,信托期限为12年。试点地为安徽宿州埇桥区,可流转面积达5400亩。在宿州项目中,土地实现流转后,中信信托亦采取引入第三方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的模式,其选定的合作对象为安徽帝元。据了解,这家以生物研发投资为主业的公司,背靠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当地政府合作密切,并曾在两年前与宿州市埇桥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总投资10.5亿元在当地建立超大规模农业循环产业园。诸多信息显示,尽管政策及法律关系处理难度极大,但土地流转信托业务终于在相关政策启动步入“元年”,未来发展空间可期。(RYXD)返回目录【形势要点:国开行系统在投行领域的扩张值得警惕】国开行系统对投行业务的胃口越来越大。10月14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出一则消息:安信证券83.14%股权公开挂牌转让。转让方是安信证券大股东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有分析称,此次投保基金的全面退出,是为安信证券上市清障,同时引入国开投能够持续改善安信证券的资本金支持。2013年初,安信证券股权变动事宜已经见诸报端,9
月中旬,安信证券大股东投保基金转让股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接盘的消息就已继续扩散。在我们看来,国开行要接盘安信证券,这与国开行当前的业务转型有关系,国开行通过政策性贷款以及近年来的商业贷款,手中有着众多的项目,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项目。2010年8月25日成立的国开证券是国内首家尝试银证混业经营的证券机构。国开行系统如果再掌控安信证券,通过与国开行贷款形成的项目优势相结合,可能对债券市场承销格局造成重大影响,也能更好地分食即将重启的IPO市场蛋糕,尽管对消化国开行政策性贷款的风险有好处,但对投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不是什么好消息。(AYZR)返回目录【形势要点:香港商业信托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企业在分拆某些业务以商业信托方式上市时能筹措到一大笔资金,因为这些通常是可产生持续稳定收入的业务。它们通常会在一定时期内向投资者提供一个保底收益率,而支付收益金的资金就来自上述稳定的现金流。目前,仅有两个商业信托在香港上市,而在新加坡上市的已经达到15个。不过,近日李嘉诚准备将电能实业有限公司的香港电力资产分拆上市。根据DEALOGIC的数据,此项交易如获成功,可能将成为今年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交易。据知情人士透露,此项IPO交易的融资规模最高可达50亿美元,远远超过今年迄今在新加坡上市的商业信托实现的融资总额16亿新加坡元(合13亿美元)。此外,亿万富翁郑裕彤计划分拆酒店资产以商业信托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至多10亿美元。今年6月份,由于市况不佳,郑裕彤取消了新世界酒店投资的上市计划。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该公司又在考量投资者兴趣,上市时间表将视市况而定。(RYXD)返回目录【市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将进入新的时代】2002年至2012年,借助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经历了一次快速发展期。然而,快速发展的后果是导致了整个电子交易市场盲目和紊乱的孳生。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商务部目前正着手规范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已经征求完意见,且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定》确立了商务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对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的联合监管机制,明确了监管职责,将在加强商品现货市场行业管理、规范商品现货市场交易对象和方式、创造良好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意味着,电子交易市场定位明确,回归到以现货交易为主。业内人士称,以前的电子交易市场重投机的氛围,与国内电子交易监管机构不明有很大关系,让这块市场成为了灰色地带。现在监管明确后,电子交易市场就能明确定位。此外,市场还在积极研讨相关配套措施,如探讨搭建全国统一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编制相关标准等等。业内资深专家称,有关方面实施的种种措施都表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已告别了以中远期交易为主的“伪期货时代”,市场将进入以现货交易为主的新时代。(RLJL)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欧美金融监管层的分歧引发担忧】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空前强化,危机后监管者迅速采取行动,加强了对于银行资本、衍生品和非银行放贷机构的监管。不过,欧洲央行执委科尔指出,各国政府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监管合作的热情正在丧失。如果各国政府不进行更好的跨境合作,那么国际金融新规的好处可能会浪费,不利于经济成长。一些国家之间渐渐出现分歧,尤其是欧美对于如何避免未来银行救援的看法不一。科尔警告称,如果各国政府不能均衡地实施新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那么金融系统有“巨大风险”变得愈发因国别不同而四分五裂。(RYXD)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日本央行将把外汇储备管理业务部分外包】由于多年来一直通过买进美元、卖出日元的干预行动来压低日元币值,日本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份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央行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外币计价债券,且多数为美国国债。日本央行的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而日本财务省10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余额为12734.46亿美元,比8月增加192.42亿美元,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到目前为止,这些外汇储备完全由日本政府管理,但面对庞大的外汇储备管理业务,日本央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计划“外包”部分业务给私营金融机构。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日本政府想要引入私人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储备的管理,则还需要清除外汇资产使用的法律障碍。(RYXD)返回目录〖调整与修正〗无〖每日数据〗本数据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最新股市行情日期收盘指数涨跌点数
上证指数10月15日2233.41-4.36(0.20%)↓深圳成份指数10月15日8700.34-59.76(0.68%)↓上证B股指数10月15日259.36+0.65(0.25%)↑深成份B股指数10月15日5854.63+47.49(0.82%)↑沪深300指数10月15日2467.52-5.03(0.20%)↓香港恒生指数10月15日23336.52+118.20(0.51%)↑恒生国企股指数10月15日10671.17+90.42(0.86%)↑恒生中资企业10月15日4576.83+24.23(0.53%)↑台湾指数10月15日8367.88+93.92(1.14%)↑英国金融时报指数10月14日6507.65+20.46(0.32%)↑德国法兰克福指数10月14日8723.81-1.02(0.01%)↓法国指数10月14日4222.96+2.98(0.07%)↑日经指数10月15日14441.54+36.80(0.26%)↑美国道琼斯指数10月14日15301.26+64.15(0.42%)↑纳斯达克指数10月14日3815.28+23.40(0.62%)↑标准普尔50010月14日1710.14+6.94(0.41%)↑最新外汇牌价:2013年10月15日4:30pm1美元1美元1美元1美元人民币6.10679丹麦克郎5.49998瑞典克郎6.45631台币29.3331日元98.4185加拿大元1.03410欧元0.73728澳元1.04757港币7.75463新加坡元1.24102瑞士法郎0.90965英镑0.624941欧元1欧元1欧元1欧元人民币8.28185丹麦克郎7.45890瑞典克郎8.75607台币39.7816日元133.488加拿大元1.40259美元1.35633澳元1.42085港币10.5168新加坡元1.68303瑞士法郎1.23367英镑0.84763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10月14日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美元0.175500.215800.245800.364400.63160英镑0.488400.501300.517000.594400.88190日元0.110700.127900.142900.212500.39430瑞士法郎--0.006000.019000.072400.22400
欧元0.085000.116400.165000.269300.48140LIBOR数据为伦敦时间每日下午2:00之后提供(国内媒体转载)香港银行同业港元拆息(%)10月15日隔夜钱1个月3个月6个月0.098570.216430.383570.54643HIBOR数据由香港银行公会于每日早上11时(香港时间)后公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2013年10月15日11:30期限Shibor(%)涨跌(BP)隔夜(O/N)3.11700.40↑1周(1W)3.84501.00↓2周(2W)3.883076.70↓1个月(1M)4.713013.70↓3个月(3M)4.66550.06↓6个月(6M)4.22000.00↑9个月(9M)4.27000.00↑1年(1Y)4.40000.00↑NYMEX原油期货价格每桶102.41美元(10月14日收盘价)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111.04美元(10月14日收盘价)COMEX金=1276.60美元(10月14日收盘价)1人民币=4.81297新台币100人民币=12.0847欧元100人民币=16.3895美元[外币100]美元614.12英镑980.63日元6.2216港币79.19澳元583.72欧元832.26(中国银行2013.10.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22年中国纸箱印刷油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16-2021年中国凸版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2016-2021年中国圆网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2016-2021年中国凹版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2016-2021年中国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数字印刷机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丝网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陶瓷印刷机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2018-2023年中国组合印刷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
- 2013-2017年中国卫星式柔板印刷机行业场前瞻和前景预测
- 中国数字印刷机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互联网+丝印机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丝印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18-2012年4年中国胶印机行业市场调查及“十三五”投资战略预测报告.doc
- 中国胶版印刷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快递信封印刷行业发展研究报告